1.选择题- (共7题)
A.匿名( nì ) 畸形( qī ) 深恶痛疾( wù ) |
B.诘责( jié ) 不逊( xùn ) 抑扬顿挫( chuò ) |
C.豌豆(wān ) 妯娌( zhóu ) 杳无消息( yǎo ) |
D.盎然(àng ) 佃农(diàn ) 藏污纳垢( hòu ) |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
A.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
C.《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
D.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
B.令兄这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高见。 |
C.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 |
D.你的报告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特此致谢! |
海面上长列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矾,______________ 。
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
②继而又像人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
③以至完全寂静
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有时像森林呼啸
A.②⑤①④③ | B.④⑤①③② | C.①⑤③④② | D.⑤①③②④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首先是诗句字数要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
B.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
C.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
B.颔联两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表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谊。 |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 |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嗔恙①,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②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注释)①嗔恙:忿悔,恼怒。②唐:徒,白白地。
【小题1】(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食六枚半已
(4)设知半饼能充足者
【小题2】(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
【小题3】(小题3)这个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人?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愿为市鞍马(介词,为了) |
B.相与步于中庭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C.何夜无月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 |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微颔之 |
A.念无与为乐者 莲,花之君子者也 |
B.相与步于中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C.盖竹柏影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D.欣然起行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二 |
A.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 |
B.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
C.“闲人”即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 |
D.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 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小题1】本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 B.空间顺序 | C.时间与空间顺序 | D.逻辑顺序 |
A.列图表、举例子 | B.下定义、列数字 |
C.举例子、分类别 | D.作比较、列数字 |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
A.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
B.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 |
C.第③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
D.本文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
5.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