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县二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9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1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yān)   补(jiào)    军(tiě)   为人知(xiān)
B.污(suì)   匙(shī) 果(shuò)  躬尽瘁(jǖ)
C.可(hàn)   罚(chéng)   育(bǔ)    而不舍(qì)
D.气(fēn)   相(chèn)    古(gèn)   深痛疾(wù)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qīng)
B.肃遂拜蒙母。(suì )
C.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yDn)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shuò)
3.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死不谢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知人之明
B.妇孺皆知   截然不同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C.兽挺亡群   炯炯目光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D.心不在焉   无瑕及此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通过近段时间的复习,刘渊的英语水平上升到年级第一名,真是骇人听闻.
B.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C.这个案子情节有如罗生门,扑朔迷离,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
D.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后来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
B.《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歌德的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有《小东西》《星期一故事集》,文章的主人公有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郞士。
C.《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七七事变”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从有无作者来说是民歌,从表达方式来说是一首叙事诗,从体裁来说是乐府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本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民歌。
6.
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
A.蒙辞以军中多误。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7.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C.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说他军中有很多任务。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小题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博览群籍     蒙乃始就学
B.以《易》为宗   自以为大有所益
C.忽于眠中 于我如浮云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众人皆问之
【小题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汪微微
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羡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个人,人手一份。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⑧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记日记。算算,一天不过就一篇,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笔练字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日记,也最好看。”
⑪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自己。
⑫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讲到动情处,他会停下来,一言不发地看向窗外,眼神比远方还远。
⑬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便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⑭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⑮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小题1】结合语境,品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自选角度,品析此句的表达效果)
⑵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小题2】“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4.名著阅读(共1题)

10.
(题文)观察图片,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⑴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
A.祥子成亲B.雨中拉车C.买羊肉包D.大兵抢车

甲(  ▲  ) 乙(  ▲  )    丙(   ▲  )
⑵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对祥子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1.
小作文

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虑、渴望等,字数100字左右。

写作提示:①选择想要表达的感情,回忆自己产生这个感情的情境。②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