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山东省无棣县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十校联考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942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3/6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
2.

I’ll{#blank#}1{#/blank#} (buy) a new coat.

3.

It's got two{#blank#}1{#/blank#} (pocket).

4.

It's got two{#blank#}1{#/blank#} (pocket).

5.

It's got two{#blank#}1{#/blank#} (pocket).

6.

It's got two{#blank#}1{#/blank#} (pocket).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童趣》,完成后面题目。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我能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项为之(   )   ②喷以烟 (   )
③鹤云端(   )  ④数十(  )
【小题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这一举动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揣摩:
【小题4】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们源于生活中的什么?
【小题5】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我的看法:
①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
我的积累:   

3.名著阅读(共1题)

8.
名著阅读

互联上的论坛是人们发表感言的地方。教育网的“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篇,写上几句感言。(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繁星 春水》
示例:初读《骆驼祥子》,觉得故事好玩;再读,看到了他挣扎的痛苦,看到了他在困苦中走向堕落的无奈。我的理解在加深,对祥子的同情和怜悯也在加深。我真想走进小说,帮他一把。
名著:_______________ _____
感言: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是生活的镜子。七年级某个班举行了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
【小题1】〔缤纷课堂〕语文课代表在课堂上深情念了一段感受语文的话:语文是处处闻啼鸟的春;语文是荷花映日红的夏;语文是仙鹤排云上的秋;语文是梅花独自开的冬。这段话里包含有四句古诗,你知道吗?写出两句即可。
【小题2】按要求仿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5.作文(共1题)

10.
写作演练场
从以下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我们已是中学生,中学时代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那么,我们不要总留恋童年,回顾过去,也不要总希望未来,要拥有现在。因为拥有了现在,我们就能弥补过去的遗憾;拥有了一串充实的现在,我们就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饱满的人生!
请以“拥有现在”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
(2)、书写工整。
(3)、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寻找真善美的过程,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具体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比如寻找心爱的物品,寻找失落的情感,寻找生活的快乐,寻找人生的坐标等,请以“寻找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语句通顺。
(3)、文章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