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湖北省大冶市东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94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3/16

1.选择题(共2题)

1.

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底面ABCD,PA=AB=1,AD=3,点F是PB的中点,点E在棱BC上移动.

当E为BC的中点时,试判断EF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完成单位换算:1.2km= {#blank#}1{#/blank#} m,15min= {#blank#}2{#/blank#} s,36km/h= {#blank#}3{#/blank#} m/s.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与欣赏
(一)   

①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秋天的大门。

②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③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④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⑤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⑥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

⑦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

⑧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我祝福秋天……

【小题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完成对本文内容的概括。
本文通过对 的描绘,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
【小题2】为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小题3】文中说“它兼容四季”,请找出文中原句来具体阐释。
【小题4】作者选取了很多景、物表现秋的特色,你认为作者笔下最具秋的特色的景、物有哪些?
【小题5】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语言、修辞、构思等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任选其中的一点赏析。要求:能列举《春》这篇课文的有关内容。

3.语言表达(共1题)

4.
品味下边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语句,仿照这个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5.
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字组成与春天有关的四字成语。
示例:(1)花:百花争春 (2)莺:草长莺飞
①绿:      ②草:   

5.作文(共1题)

6.
题目:我心中的美景
提示与要求:①将标题写在正文第一行中间,然后作文。②字数6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