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同步练习2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90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0

1.选择题(共7题)

1.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
B.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县许多学校煞有介事地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
C.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颁奖盛典上咄咄逼人地说自己只是个讲故事的人。
D.三十年的青山沟人迹罕至,而今这里已成为风景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景区。
2.
(2016年中考湖南张家界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张家界天门山中学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c
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未散去,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李家的肠子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座老城。
B.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辞海(彩图版)》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
②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③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
④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出自曹操的《观沧海》。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题目。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6.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必将进一步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并带动信息消费。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    )

①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④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7.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必将进一步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并带动信息消费。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    )

①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④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患盗论
刘 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 ”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释】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盗可除乎(__________)
②衣食不足(__________)
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城池”

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此外,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濉河①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

②不仅如此,父亲还想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满城奔走,挨门挨户给我们送来他的“劳动成果”,放下东西后擦把汙,便转身扬长而去……

③和父亲一样的还有大哥。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城里有什么好,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探望父亲,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因之前抢收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固守着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⑤时间长了我们都很担心。初秋的一天,天气炎热,我们放下手中的事情,约好一起到“城池”看父亲。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竟像发现了异族的入侵一样,朝我们暴怒地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全都停步侍立。父亲竟如此对待我们!强烈的刺激,使我的头脑清醒起来,我的心中凉意渐生。随后我们第一次真切地观察到了父亲在“城池”中形单影只躬耕劳作的情形,我的心中涌起丝丝寒意。父亲的“城池”近在眼前,作为子女,我们却都从未走进去过,我的心中寒意更浓了。父亲依然自顾自地在“城池”中劳作,而站立在“城池”之外的我们却相视默然。我,不寒而栗②。

⑥不多久,父亲便病倒了。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所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

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

(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濉(suī)河:水名,发源于安徽,流入江苏。②不寒而栗: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小题1】请分析文中父母亲的心理。
①母亲“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请你推测一下母亲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能看出父亲当时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为什么大哥来时,“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
【小题3】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说明“我”当时心中有所感悟,那么当时“我”都感悟到了什么?请写出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
【小题4】结尾的梦境,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子女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
【小题5】文章题目中“城池”一词既指___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3)班准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写出两个有关交友的成语。
(2)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有弊,请谈谈你的看法。

5.作文(共1题)

11.
作文
题目:小人物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6.其他(共1题)

12.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安溪朝天山森林公园位于安溪县中部的蓝田乡境内,数万公顷的黛绿,秀色迷人, (   )蔽着一个古老的乡村。森林公园水系丰富,高低不一的瀑布,飞流直下,波光lín lín(   ),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美不(   )收。山水闲情,生活在朝天山森林公园的人们是幸福的。在山中静mì(   )的氛围中,人们慢慢地释放着一天的疲惫,享受着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和谐。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感悟山水,就仿佛在读一本书,可以洗涤心灵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    )蔽 波光lín lín( ) 美不( )收 静mì(    )
【小题2】仿照以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再继写一个句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