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9043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4

1.单选题(共9题)

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2B.2×3=6
C.+D.3=3
2.
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7=0,配方后可得(   )
A.(x﹣4)2=9B.(x﹣4)2=23
C.(x﹣4)2=16D.(x+4)2=9
3.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1=0的一个根是0,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
A.0B.C.﹣D.2
4.
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是(   )
A.(2,3)B.(﹣1,6)C.(2,﹣3)D.(﹣12,﹣2)
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O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边CO在x轴正半轴上,∠AOC=60°,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交菱形对角线BO于点D,DE⊥x轴于点E,则CE长为(   )
A.1B.C.2D.﹣1
6.
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
A.180°B.360°C.540°D.720°
7.
某专卖店专营某品牌的衬衫,店主对上一周中不同尺码的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如下:
衬衫尺码
39
40
41
42
43
平均每天销售件数
10
12
20
12
12
 
该店主决定本周进货时,增加一些41码的衬衫,影响该店主决策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B.方差C.中位数D.众数
8.
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AB的中点,连结OE,若AC=12,△OAE的周长为15,则▱ABCD的周长为(  )
A.18B.27C.36D.42
9.
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以线段AB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使另两个顶点也在格点上,则这样的平行四边形最多可以画(   )
A.2个B.3个C.4个D.5个

2.填空题(共8题)

10.
当x=4时,二次根式的值为______.
11.
某商场品牌手机经过5、6月份连续两次降价,每部售价由5000元降到4050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_____.
12.
方程x2=2x的解是______.
13.
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常数a的值可以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4.
如图,点B在线段AC上,且BC=2AB,点D,E分别是AB,BC的中点,分别以AB,DE,BC为边,在线段AC同侧作三个正方形,得到三个平行四边形(阴影部分).其面积分别记作S1,S2,S3,若S1+S3=15,则S2=_____.
15.
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E,F分别为边AB,CD上一动点,AE=CF,分别以DE,BF为对称轴翻折△ADE,△BCF,点A,C的对称点分别为P,Q.若点P,Q,E,F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且PQ=1,则EF的长为_____.
16.
在▱ABCD中,若∠A+∠C=270˚,则∠B=_____
17.
方程的根是____________

3.解答题(共6题)

18.
(1)计算:×
(2)解方程:x2﹣4x﹣5=0
19.
如图,利用两面靠墙(墙足够长),用总长度37米的篱笆(图中实线部分)围成一个矩形鸡舍ABCD,且中间共留三个1米的小门,设篱笆BC长为x米.
(1)AB=_____米.(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矩形鸡舍ABCD面积为150平方米,求篱笆BC的长.
(3)矩形鸡舍ABCD面积是否有可能达到210平方米?若有可能,求出相应x的值;若不可能,则说明理由.
20.
如图,▱ABOC放置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10,4),点B(6,0),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
A.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记AB的中点为D,请判断点D是否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3)若P(a,b)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x>0)的一点,且SPOC<SDOC,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
21.
如图,矩形OBCD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点B(,0),点D(0,m)在y轴正半轴上,点A(0,1),BE⊥AB,交DC的延长线于点E,以AB,BE为边作▱ABEF,连结A
A.
(1)当m=时,求证: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
(2)记四边形ABEF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
(3)若AE的中点G恰好落在矩形OBCD的边上,直接写出此时点F的坐标.
22.
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C作CE⊥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
A.
(1)求证: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
(2)若∠E=50°,求∠DAB的度数.
23.
在学校组织的知识竞赛活动中,老师将八年级一班和二班全部学生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统计表:
得分(分)

人数(人)

班级

50
60
70
80
90
100
一班
2
5
10
13
14
6
二班
4
4
16
2
12
12
 
(1)现已知一班和二班的平均分相同,请求出其平均分.
(2)请分别求出这两班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进一步分析这两个班级在这次竞赛中成绩的情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填空题:(8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