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首批候鸟抵达后,紧接着会有一批候鸟“大军”陆续飞抵溱湖,这些美丽的精灵将在溱湖上空翩翩起舞,构成“飞时遮尽云和月,落实不见湖边草”的胜景。 |
B.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 |
C.不少管用的办法,不同的人去做,效果却各不相同。关键就看你是“蜻蜓点水”,想到就做一下;还是“水滴石穿”,一直坚持做下去? |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
2.
下列句子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泰州市五运会文体表演重在唱响全民参与、和谐共享的运动赞歌,运用艺术的形式体现泰州的文化内涵、地域特色,充分展现泰州“四个名城”的崭新风貌。 |
B.平时学习中,不少同学存在着学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
C.泰州大桥通车之后,大大降低了往常州、镇江的物流成本,为开拓苏南市场提升了有利条件。 |
D.一项最新的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发现,全球变暖不仅改变着海洋鱼类的生活环境,甚至还影响了它们的生存能力。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为川者决之使导, 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识器。
③焚膏油以继晷,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⑤《岳阳楼记》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荒路暧交通,鸡犬相鸣吠”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为川者决之使导, 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识器。
③焚膏油以继晷,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⑤《岳阳楼记》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荒路暧交通,鸡犬相鸣吠”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庄翱的《寻幽居不遇》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①。
向暮②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③。
【注释】①半山:山半腰。 ②向暮:傍晚。 ③关关:鸟类雌雄相和的鸣声,亦泛指鸟鸣声。
【小题1】⑴由“关关”一词,我们可以联想到《诗经•关雎》一诗,全诗开头以关雎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咏叹。
⑵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①。
向暮②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③。
【注释】①半山:山半腰。 ②向暮:傍晚。 ③关关:鸟类雌雄相和的鸣声,亦泛指鸟鸣声。
【小题1】⑴由“关关”一词,我们可以联想到《诗经•关雎》一诗,全诗开头以关雎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咏叹。
⑵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尝君养士
孟尝君在薛①,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②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④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⑤,遗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⑥。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业。③食客:古代寄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 ⑥刭:jǐng,割脖子。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无贵贱一与文等(__________) ②孟尝君待客坐语(________)
③问亲戚居处 (__________) ④辍食辞去 (________)
(2)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_)
例句:以故倾天下之士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标注朗读停顿(划两处)。
孟 尝 君 舍 业厚 遇 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 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遗其亲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尝君养士
孟尝君在薛①,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②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④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⑤,遗其亲戚。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⑥。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
【注释】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②舍业:舍弃家业。③食客:古代寄食于贵族并为他们服务的门客。④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⑤存问:慰问 ⑥刭:jǐng,割脖子。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无贵贱一与文等(__________) ②孟尝君待客坐语(________)
③问亲戚居处 (__________) ④辍食辞去 (________)
(2)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_)
例句:以故倾天下之士
A.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B.以天下之所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C.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 | D.以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 |
孟 尝 君 舍 业厚 遇 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 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遗其亲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孟尝君为什么能赢得门客的倾慕和归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阅读《你了解罐头食品吗?》(云无心)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评书里经常说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食物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拿破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悬赏12000法郎,征集能够为军队保存食物的方法。在那个时代,能够长期保存食物的方法不多,尤其是即食食品,几乎没有什么办法。
②一位名叫尼古拉·阿佩尔的厨师注意到,封装在瓶子中的食物经过加热,如果没被打开就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而不坏。基于这一发现,他反复试验摸索长达十多年,终于发明了罐装保存食品的技术。
③在阿佩尔发明罐头技术的时候,人们都不知道为什么罐装加热后的食品就不会变坏。直到50多年后,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揭开了食物变坏的奥秘,罐装技术的原理才为人们所知晓。原来,食物变坏,是其中的细菌生长的结果。细菌在自然界无处不在,空气中的细菌也会落到食物上,利用食物的养分生长起来。加热是杀灭细菌的有效手段。密封在瓶中的食物经过充分加热,其中的细菌被杀灭殆尽,而密封又隔绝了与空气的联系,也就不会有细菌进入食物,于是其中的食物就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会变坏了。
④许多人一提起保质期长的食品,就会说“一定用了大量防腐剂”。这实在是想当然。罐头食品的核心是杀灭了细菌然后隔绝来源,本来就不会“腐”,自然一般来说也就不用“防”。
⑤罐头制作中需要充分加热,而加热会破坏一些营养成分。所以,许多人,包括一些营养专家在内,都认为罐头“没有营养”。1997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发表的一篇综述对此提出了挑战。他们比较全面地比较了新鲜蔬果、冷冻蔬果和罐装蔬果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烹饪和储存对这些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罐头食品中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多酚化合物的确比新鲜和冷冻食品中的要低,但是这些物质在新鲜蔬果和冷冻蔬果中,由于储存导致的下降却要大大高于罐头。此外,新鲜蔬菜和冷冻蔬菜是生的,要经过烹饪才能食用,而在烹饪中这些营养成分还会进一步下降。而罐头食品是经过烹饪的,在保存中这些营养成分没有明显下降,食用时也不需要再进行烹饪。所以,拿新鲜蔬果中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来跟罐头中相比,并不合理。
⑥其他的营养成分,比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罐头食品和新鲜食品、冷冻食品中的含量很相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成分在罐头食品中检测到的含量甚至更高,比如南瓜中的类胡萝卜素和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
⑦不管是从营养还是风味口感来说,新鲜食物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无法获得新鲜食物,不得不进行运输和保存,那么罐头食品仍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经济、实惠、安全性高,而营养上的损失,也并不是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凤凰网资讯》2016年08月23日)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罐头食品能够长期保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要求答题。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罐头制作中需要充分加热,而加热会破坏一些营养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中国评书里经常说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食物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拿破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悬赏12000法郎,征集能够为军队保存食物的方法。在那个时代,能够长期保存食物的方法不多,尤其是即食食品,几乎没有什么办法。
②一位名叫尼古拉·阿佩尔的厨师注意到,封装在瓶子中的食物经过加热,如果没被打开就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而不坏。基于这一发现,他反复试验摸索长达十多年,终于发明了罐装保存食品的技术。
③在阿佩尔发明罐头技术的时候,人们都不知道为什么罐装加热后的食品就不会变坏。直到50多年后,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揭开了食物变坏的奥秘,罐装技术的原理才为人们所知晓。原来,食物变坏,是其中的细菌生长的结果。细菌在自然界无处不在,空气中的细菌也会落到食物上,利用食物的养分生长起来。加热是杀灭细菌的有效手段。密封在瓶中的食物经过充分加热,其中的细菌被杀灭殆尽,而密封又隔绝了与空气的联系,也就不会有细菌进入食物,于是其中的食物就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会变坏了。
④许多人一提起保质期长的食品,就会说“一定用了大量防腐剂”。这实在是想当然。罐头食品的核心是杀灭了细菌然后隔绝来源,本来就不会“腐”,自然一般来说也就不用“防”。
⑤罐头制作中需要充分加热,而加热会破坏一些营养成分。所以,许多人,包括一些营养专家在内,都认为罐头“没有营养”。1997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发表的一篇综述对此提出了挑战。他们比较全面地比较了新鲜蔬果、冷冻蔬果和罐装蔬果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及烹饪和储存对这些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罐头食品中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多酚化合物的确比新鲜和冷冻食品中的要低,但是这些物质在新鲜蔬果和冷冻蔬果中,由于储存导致的下降却要大大高于罐头。此外,新鲜蔬菜和冷冻蔬菜是生的,要经过烹饪才能食用,而在烹饪中这些营养成分还会进一步下降。而罐头食品是经过烹饪的,在保存中这些营养成分没有明显下降,食用时也不需要再进行烹饪。所以,拿新鲜蔬果中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来跟罐头中相比,并不合理。
⑥其他的营养成分,比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罐头食品和新鲜食品、冷冻食品中的含量很相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成分在罐头食品中检测到的含量甚至更高,比如南瓜中的类胡萝卜素和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
⑦不管是从营养还是风味口感来说,新鲜食物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无法获得新鲜食物,不得不进行运输和保存,那么罐头食品仍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经济、实惠、安全性高,而营养上的损失,也并不是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凤凰网资讯》2016年08月23日)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罐头食品能够长期保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要求答题。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罐头制作中需要充分加热,而加热会破坏一些营养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尼古拉·阿佩尔发现食品放入罐内不会变坏,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罐装保存食品的方法。 |
B.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罐头食品保存时间长,是因为用了大量防腐剂,并且在加热中破坏了一些营养成分。 |
C.罐装食品经济、实惠、安全性高,但营养和风味口感总不如新鲜食物。 |
D.第③段先指出人们不知道罐装加热后的食品不会变坏的原因,再指出罐装技术的原理,层次十分清楚。 |
7.
阅读《读书可治“愚病”》(李亮)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国西汉时期经学家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认为读书能够治疗人身上的种种“愚病”。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培根也认为,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自古未有完人,尤其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感染了一些“病症”,在我看来,读书恰恰是一剂对症良方。
②读书可治迷茫。迷茫就是找不到方向,特别是年轻的时候,经验阅历少,选择诱惑多,难免产生迷惘和彷徨。曾经有一位青年读者写信向杨绛先生讨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迷茫,杨绛先生回信道,“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真是一句简单而精辟的概括。如何在纷繁复杂中保持内心明净,不至于方寸大乱?阅读能帮人明黑白、辨是非,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待认知达到一定高度,自然能拨云见日、披沙拣金。
③读书可治浮躁。浮躁就是静不下心,沉不住气。没办法沉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这就是浮躁。读书首先要静下心来,不然就读不下去,而且随着书页的翻动,它又能够培养专注力。我发现周围凡是那些爱读书、读书多的朋友,大都具备沉静和专注的能力,很少浮躁之气,也不会急功近利。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下懒病之盛行,甚至催生了“懒癌”这样的流行词。懒的一个表现是拖延,起床要磨蹭半天、工作等到最后期限。还有一种懒表现为取巧,比如很多人把浏览代替阅读,看看网页、手机就以为学到知识了,看似孜孜以求,实则是在偷读书的懒。想想那些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求知者,看看那些日程表密密麻麻的“学霸”,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懈怠和散漫,而是充满自律自强、奋发向上的朝气。
⑤拿起书本吧,无论是大家经典还是怡情小品,都可一读。手不释卷地去体会那种读书之乐,种种“愚病”自然也就不药而愈。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且根据文意,在文章第④段横线处补上适当的句子。
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横线处: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譬如,好些人都有手机依赖症,明明有工作要做,却隔一会儿就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这句话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国西汉时期经学家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认为读书能够治疗人身上的种种“愚病”。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培根也认为,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自古未有完人,尤其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感染了一些“病症”,在我看来,读书恰恰是一剂对症良方。
②读书可治迷茫。迷茫就是找不到方向,特别是年轻的时候,经验阅历少,选择诱惑多,难免产生迷惘和彷徨。曾经有一位青年读者写信向杨绛先生讨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迷茫,杨绛先生回信道,“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真是一句简单而精辟的概括。如何在纷繁复杂中保持内心明净,不至于方寸大乱?阅读能帮人明黑白、辨是非,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待认知达到一定高度,自然能拨云见日、披沙拣金。
③读书可治浮躁。浮躁就是静不下心,沉不住气。没办法沉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这就是浮躁。读书首先要静下心来,不然就读不下去,而且随着书页的翻动,它又能够培养专注力。我发现周围凡是那些爱读书、读书多的朋友,大都具备沉静和专注的能力,很少浮躁之气,也不会急功近利。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下懒病之盛行,甚至催生了“懒癌”这样的流行词。懒的一个表现是拖延,起床要磨蹭半天、工作等到最后期限。还有一种懒表现为取巧,比如很多人把浏览代替阅读,看看网页、手机就以为学到知识了,看似孜孜以求,实则是在偷读书的懒。想想那些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求知者,看看那些日程表密密麻麻的“学霸”,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懈怠和散漫,而是充满自律自强、奋发向上的朝气。
⑤拿起书本吧,无论是大家经典还是怡情小品,都可一读。手不释卷地去体会那种读书之乐,种种“愚病”自然也就不药而愈。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且根据文意,在文章第④段横线处补上适当的句子。
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横线处: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譬如,好些人都有手机依赖症,明明有工作要做,却隔一会儿就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这句话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