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三第一学期教学调研测试数学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8852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单选题(共1题)

1.
有意义,则m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  )
A.B.C.D.

2.选择题(共2题)

2.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题目一:           也很重要(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
题目二: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情景:鲜艳的花朵遭到了随意的蹂躏,可爱的小猫、小狗遭到无辜的虐杀,低收入者受到无端的鄙视,残疾人受到莫名的嘲弄……作为生命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尊重。我们不应该漠视任何生命,要真爱生命,敬畏生命。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自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字数在600字以上。
                    ③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文面清秀。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3.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①1082年,苏东坡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在此情况下只有“狼狈”二字,雨点打在竹林发出巨响,不是不寒心的。好一个苏轼,就这样写下宋词中我最爱:
        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且徐行。”
        ③不用“不听”,而用“莫听”。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以选择听,但声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不到。听不到,着一“莫”字,境界就从容自主起来。
        ④“何妨吟啸”,那“何妨”也是一派优游,反正变成落汤鸡的现实无法改变,倒不如吟起当时流行曲。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
        ⑤苏老当时只拿着竹拐杖,穿《倩女幽魂》里的那种草鞋,从头到脚尽湿,没有骑马,真是一步似一生。但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负面自嘲发出乐趣,雨中持杖,穿轻便草鞋,比骑马还轻便。
        ⑥雨停了,“金句”来了。
        ⑦“回首向来萧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非常较低的是,好了,雨停了,身干了,雨后自有晴天,人无须在逆境中慌张。
        ⑧苏东坡却更通透无碍,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于是,晴天也不是晴天,万法无常之变与他的心境无关。
        ⑨我常常想,万一因时运低而见鬼,也会学苏老,心里无鬼,于是,看不见,看不见,然后转身走开,吟啸:“也无风雨也无晴。”
        ⑩这七个字的境界,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

3.填空题(共1题)

4.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a2-12=   ▲  

4.解答题(共2题)

5.
计算:(1);
(2)
6.
解方程
(1)x+3x=-12
(2)3x+7=32-2x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