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心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素质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8597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1

1.选择题(共2题)

1.
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面著名作家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朱自清  ②林海音  ③丰子恺  ④季羡林  ⑤杏林子  ⑥沈石溪
A. ②③④⑥⑤①    B. ③④②⑥⑤①    C. ③④②⑤⑥①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语重心长  专心致志  养尊处优  座无虚席
B.数以千计  功无不克  行善积德  哄堂大笑
C.蜂拥而至  肃然起敬  和睦相处  死的其所
D.轻于鸿毛  五湖四海  精兵简政  千均一发

2.字词书写(共1题)

3.
请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做到准确、规范、工整、美观。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就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小题1】本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浇一定的量”,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小题3】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个句子中的“不确定”是指什么?
(2)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小题4】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
5.
中华第一龙
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然而却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它是从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
“中华第一龙”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就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图腾,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古时候,各个民族都会选取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作为图腾,以它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因此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渐渐形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至今,不少建筑物和生活用品,都以龙作为装饰,人们把它雕在房椽上、桥梁上、舟船上,刻在胡琴上、拐杖上、刀剑上。节日里或庆典上,舞龙是最隆重的活动。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也被称作“望子成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带有“龙”字的词语,都表示赞颂或祝福。歌词“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抒发了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
“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小题1】把课文中带“龙”字的四字词语抄下来,再写4个带“龙”的四字词语。
【小题2】“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哪些特点?
【小题3】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 “×” 。
(1)“谁会说詹天佑不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和“谁都会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 )
(2)“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应该从长计议,合理规划。( )
(3)小英从“轻诺必寡信”这句话中明白了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是很少讲信用的人。( )
(4)“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

5.作文(共1题)

7.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请以《生活中的  》为题记叙一件事,并结合这件事写出你的感想或受到的教育。
提示:根据提供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45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