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初二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84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6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拍即(jì)合    博弈(yì) 气冲斗(dǒu)牛   蓦(mù)然
B.精彩绝伦(lún)   稔(rèn)熟 故弄玄(xuán)虚    强悍(hàn)
C.拈(niān)轻怕重  义愤填膺(yīng)  遏(è)制 迷惘(wǎng)
D.迥(jiǒng)乎不同  叱咤(chà)风云  苦心孤诣(yì) 行(háng)辈
2.
解释画线字有误的是    (    )
A.名(隐藏)   见异思(变动)B.足(停留)  碌碌无为(平庸的样子)
C.莫(说出)   而不舍(雕刻)D.为人知(少)肆(任意的干)
3.
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主干:发展表明优越。)
B.党证里面摆着一小堆火柴。(主干:里面摆着火柴)
C.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主干:这不是时候。)
D.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主干:苏州园林是园林的标本。)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D.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5.
(甲)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南面而望之____________
燕角之弧____________ 蓬之簳射之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
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课文思考回答,吕蒙和纪昌两个人的共同点是:
【小题4】飞卫高蹈拊膺时,应该是什么心情?
【小题5】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必须练好基本功。你还有其它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吗?
6.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小题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1) 选贤与(______)能     
(2)货恶(______)其弃于地也
(3) 故(______)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
(5)屋舍俨然(______)    
(6)悉如外人(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小题3】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 “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
【小题4】[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饺子》回答问题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小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小题2】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
【小题3】第③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小题4】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4.综合性学习(共2题)

8.
专题与结合实践活动。
荷花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请回忆“荷”专题的学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知识积累)人们爱荷,因为它的价值,具体说说荷对人类有哪些价值?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名著阅读。
(1)在下列选择中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_____)
A. 保尔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 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 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邮差弄丢过。
(2)“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____)
A. 孔乙己 B. 范爱农 C .藤野先生 D .寿镜吾老先生

5.作文(共1题)

10.
写作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的内心变化。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得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