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84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4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绯红(fěi)    仁慈(cí) 惊心动魄(pò)
B.窒息(zhì)   荧光(yíng)   畸形(jī)    殚精竭虑(dàn)
C.镌刻(xié)   蒙昧(mèi)    侏儒(rú)    屏息敛声(liǎn)
D.锃亮(zènɡ)   凛冽(lǐn)    酷似(sì)    藏污纳垢(ɡòu)
2.
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文化。
B.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C.长期以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海面上长列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矾,______________  。
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
②继而又像人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
③以至完全寂静
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有时像森林呼啸
A.②⑤①④③B.④⑤①③②C.①⑤③④②D.⑤①③②④
4.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  )
A.《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俄国——传记
B.《藤野先生》——鲁迅——现代——散文
C.《三峡》——《水经注》—郦道元——北魏
D.《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齐梁——散文

2.字词书写(共1题)

5.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Zào(___________)热 jié(___________)责 眼花liáo(__________)乱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回答下列小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中已经饱尝艰辛,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旅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有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没感到过劳累。
②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③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小题1】选文前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母亲从三个方面给了作者深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的两个“尽忠”的内容是作者感情的升华,由爱母亲升华到爱 _____,爱_______, 决心献身革命事业。
【小题3】选文第3段中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找出例句并分析表达作用。
①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划线句子“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换,为什么?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赶饭局,刷微博,读微信,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__________)
(2) 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8.
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了,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选自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2)题目:我渴望________
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