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dāng)翘首(qiào) 悄然(qiāo) 一刹那(chà) |
B.澎湃(pài) 镌刻(juàn) 解剖(pōu) 教诲(huì) |
C.打寒颤(zhàn) 正襟危坐(jīn) 胡髭(zī) 匕首(bǐ) |
D.锃亮(zèng) 骤雨(zhòu) 飞漱(sù) 泠泠作响(níng) |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美。 |
B.也有解散辫子的。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
C.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
D.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结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更觉白俊可爱。 |
B.罗丞校长为我校师生推荐的《平凡的世界》一书以场面的恢宏和情节的抑扬顿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
C.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多年来殚精竭虑,努力创作,最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D.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全国掀起了观看热潮,剧中的山水庄园是个藏污纳垢的黑窝。 |
4.
下列关于新闻知识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情感与思考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 |
B.小说《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
C.《列夫•托尔斯泰》一文选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三作家》,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外貌描写,并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
D.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同时也写出了自己面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功名利禄之心。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__________) (2)乘奔御风(_________)
(3)不以疾也(__________) (4)空谷回响(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参考示例,为下面的画线句写批注。
示例: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批注: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图,动的是回旋着清波的白色激流,静的是倒映着两岸风物影子的绿潭,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现了三峡春冬时节的清幽之美。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批注: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略无阙处(__________) (2)乘奔御风(_________)
(3)不以疾也(__________) (4)空谷回响(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
B.作者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连绵不断。 |
C.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最后才写萧瑟凄清的秋水。 |
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表现了出来。 |
示例: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批注: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图,动的是回旋着清波的白色激流,静的是倒映着两岸风物影子的绿潭,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现了三峡春冬时节的清幽之美。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批注: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二)阅读小说《木头伸腰》及其评论,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
木头伸腰
何雨生
①市长以前曾是位小有名气的作家,所以上任伊始,对市里的文教工作便非常热心,鼎力支持。这不,在他的倡议下,市里正轰轰烈烈地举办一年一届的“桃李杯”全市作文大赛,他亲自担任了大赛评委会主任一职。
②他这个主任可不是名义上的或象征性的,他身先士卒,放着有空调的办公室不坐,深入基层,跟着他亲自挑选的一干精兵强将一起奋战在批阅作文的第一线。冷了喝口白开水,搓搓手,跺跺脚;饿了啃上一口干面包,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功夫不负有心人,市长终于在这次大赛上发掘出一个好苗子。
③作文是市里最偏远的一个叫桑木桥的小学(那里素有市里“大西北”之称)的学生写的,光看题目就很别致——《木头伸腰》。市长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你可曾听过木头伸腰的声音?我们坐在教室里,有时便会听到阵阵‘咯吱吱’的响声,仿佛屋梁上有许多魔鬼在狂笑,我们很害怕,大人们说那是木头伸腰的声音……”
④市长激动地拍着那篇作文,禁不住舞之蹈之:“听听,听听,多么鲜活的语言,多么新颖的想象力!真希望多听到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见有人光扑闪着眼睛在发愣,市长便老到而又富有感情地介绍起来:“乡下的房梁都是木头的,其中有的树木在做梁条时还未停止生长,所以有经验的木匠在盖房时,两根梁条之间总要预先留出一点空隙,以便木头伸伸腰、长足劲。据说黑松林那儿有座东寺庙,你悄悄地走到正梁下面,乍一抬眼,便清晰可见有一条缝……”
⑤众人纷纷为市长渊博的学识所倾倒。结果,这篇《木头伸腰》以绝对优势夺得本届“桃李杯”作文大赛唯一的一个特等奖。
⑥颁奖大会热烈而又隆重,与会代表对这样一件功在当代、泽披后世的活动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会上,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称这次大赛使我们聆听到真正来自底层的心声,其间他又举了那个《木头伸腰》的典故。
⑦不过,唯一遗憾的是,那个唯一获特等奖的小作者不知什么原因却缺席了,未能到现场来领奖。
⑧会后,本次大赛赞助方之一的国际大酒店举办了盛大的招待酒会,宾主双方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席间,秘书匆匆赶来告诉市长;桑木桥小学校舍因年久失修,房梁断裂,今天上午坍塌了两间教室,死伤十多名学生……
(选自《青春》,有删改)
【选文二】
关于小说《木头伸腰》
凌焕新
微型小说有时采用一个具有内涵的细节,就能以少胜多、以微知著,显示出幽婉耐品的艺术魅力。《木头伸腰》就是这样以细节见长的佳作。
作品选择了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木头伸腰”这一细节,它是小作者作文比赛获特等奖的主要原因,蕴含着辛酸而丰富的意味。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想象和眼光记叙着危房吱吱作响的细节,显示出小孩的天真稚气和美好的童心。他并不理解危房吱吱作响的危险性,只是把它当作木头伸腰时“魔鬼在狂笑”。作为评委会主任的市长虽然欣赏这篇作文,但他并没有重视作文中所记叙的危房事实和即将引发的危险性,而是作了另一番“大人”的“创新”解释:“木匠在盖房时,两根梁条之间总要预先留出一点空隙,以便木头伸伸腰、长足劲。”结果颁奖会后,竟得到一个连市长在内都感到意料之外的噩耗;这所“木头伸腰”的小学教室坍塌,死伤十多名小学生,那位获奖作者不知是否也在其中,这是一场多大、多惨的悲剧。
市长从孩子的作文中竟没有听清楚他们童声的呼喊,而错过了补救的良好机会,真令人扼腕痛惜。这样的细节处理,这样的巧合,无不叫人击掌赞叹。细节人人会用,各有巧妙不同,独创而又意蕴深厚则是它铁铸的门槛。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阅读【选文一】,说说作者借助该小说讽刺了什么社会现象。
【小题2】说说【选文一】第⑤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众人纷纷为市长渊博的学识所倾倒
【小题3】【选文一】第⑦段中划线句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小题4】阅读【选文二】,说说凌焕新是从什么角度切入精要评论该小说的。
【小题5】你觉得小说《木头伸腰》中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写作亮点?请结合原文举例说明。
【选文一】
木头伸腰
何雨生
①市长以前曾是位小有名气的作家,所以上任伊始,对市里的文教工作便非常热心,鼎力支持。这不,在他的倡议下,市里正轰轰烈烈地举办一年一届的“桃李杯”全市作文大赛,他亲自担任了大赛评委会主任一职。
②他这个主任可不是名义上的或象征性的,他身先士卒,放着有空调的办公室不坐,深入基层,跟着他亲自挑选的一干精兵强将一起奋战在批阅作文的第一线。冷了喝口白开水,搓搓手,跺跺脚;饿了啃上一口干面包,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功夫不负有心人,市长终于在这次大赛上发掘出一个好苗子。
③作文是市里最偏远的一个叫桑木桥的小学(那里素有市里“大西北”之称)的学生写的,光看题目就很别致——《木头伸腰》。市长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你可曾听过木头伸腰的声音?我们坐在教室里,有时便会听到阵阵‘咯吱吱’的响声,仿佛屋梁上有许多魔鬼在狂笑,我们很害怕,大人们说那是木头伸腰的声音……”
④市长激动地拍着那篇作文,禁不住舞之蹈之:“听听,听听,多么鲜活的语言,多么新颖的想象力!真希望多听到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见有人光扑闪着眼睛在发愣,市长便老到而又富有感情地介绍起来:“乡下的房梁都是木头的,其中有的树木在做梁条时还未停止生长,所以有经验的木匠在盖房时,两根梁条之间总要预先留出一点空隙,以便木头伸伸腰、长足劲。据说黑松林那儿有座东寺庙,你悄悄地走到正梁下面,乍一抬眼,便清晰可见有一条缝……”
⑤众人纷纷为市长渊博的学识所倾倒。结果,这篇《木头伸腰》以绝对优势夺得本届“桃李杯”作文大赛唯一的一个特等奖。
⑥颁奖大会热烈而又隆重,与会代表对这样一件功在当代、泽披后世的活动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会上,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称这次大赛使我们聆听到真正来自底层的心声,其间他又举了那个《木头伸腰》的典故。
⑦不过,唯一遗憾的是,那个唯一获特等奖的小作者不知什么原因却缺席了,未能到现场来领奖。
⑧会后,本次大赛赞助方之一的国际大酒店举办了盛大的招待酒会,宾主双方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席间,秘书匆匆赶来告诉市长;桑木桥小学校舍因年久失修,房梁断裂,今天上午坍塌了两间教室,死伤十多名学生……
(选自《青春》,有删改)
【选文二】
关于小说《木头伸腰》
凌焕新
微型小说有时采用一个具有内涵的细节,就能以少胜多、以微知著,显示出幽婉耐品的艺术魅力。《木头伸腰》就是这样以细节见长的佳作。
作品选择了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木头伸腰”这一细节,它是小作者作文比赛获特等奖的主要原因,蕴含着辛酸而丰富的意味。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想象和眼光记叙着危房吱吱作响的细节,显示出小孩的天真稚气和美好的童心。他并不理解危房吱吱作响的危险性,只是把它当作木头伸腰时“魔鬼在狂笑”。作为评委会主任的市长虽然欣赏这篇作文,但他并没有重视作文中所记叙的危房事实和即将引发的危险性,而是作了另一番“大人”的“创新”解释:“木匠在盖房时,两根梁条之间总要预先留出一点空隙,以便木头伸伸腰、长足劲。”结果颁奖会后,竟得到一个连市长在内都感到意料之外的噩耗;这所“木头伸腰”的小学教室坍塌,死伤十多名小学生,那位获奖作者不知是否也在其中,这是一场多大、多惨的悲剧。
市长从孩子的作文中竟没有听清楚他们童声的呼喊,而错过了补救的良好机会,真令人扼腕痛惜。这样的细节处理,这样的巧合,无不叫人击掌赞叹。细节人人会用,各有巧妙不同,独创而又意蕴深厚则是它铁铸的门槛。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阅读【选文一】,说说作者借助该小说讽刺了什么社会现象。
【小题2】说说【选文一】第⑤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众人纷纷为市长渊博的学识所倾倒
【小题3】【选文一】第⑦段中划线句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小题4】阅读【选文二】,说说凌焕新是从什么角度切入精要评论该小说的。
【小题5】你觉得小说《木头伸腰》中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写作亮点?请结合原文举例说明。
7.
老王
潘木易
前几天,和我弟去仙桃,在新华书店碰到了以前高三班的两个同学,聊天中,我们谈到了老王,听同学说他退休了,我下意识惊了一下,但还是觉得这也许是一件好事,现在的学生这么闹,像老王这把上了年纪的人也管不过来了,退休,对于他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老王,我们班主任,老王是外号,其实他的名字叫王建益,只是我们习惯了这样叫他,久而久之,就改不了口了。他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沔城诗联》的编委之一。因为《沔城诗联》和我们学校一直有合作,书上还发表过我们学校学生的作品,当然也少不了他的诗作了。他常常把他发表的诗作拿到班上来展示,还声情并茂地朗读,在我们面前显摆。他带过清华班,因为沔城高中一贯的传统,老师和学生是同步的,他还没有教过我,但我却听说过他。听同学说,他在班里的人气一直都不怎么好,当然在我们班也一样。看看我们班级群上写的你就知道了——高三<六>班的精英们是强悍的,老班不可怕,可怕的是再没有像老班那样的人了。我以前也是讨王的一份子,但回过头想他对我还真好......
说起他对我的好,还真的挺让我感动的。每次调座位我都坐在前面;要成绩有一点下滑,就会找我谈话;高考前的几次先斩后奏,跑回家,最后都没有请假,他也没对我说什么。我记得最深的一次是我肚子疼,他用自行车推着我去看的医生。因为痛的厉害,所以一直推着......现在回忆起来还是甜甜的。
但要是搁在两年前,事情就180度的大转弯了。印象里,他像足了旧中国时期的老夫子,班上的人都知道,他一发脾气,一拍桌子,我们就会在底下笑。因为都是过不了半盅茶的时间,就隐隐褪去的那种。所以被我们笑侃着称为:“半盅茶的热情”。我们班的同学都不怕他,也许是他管不了班级的主要原因吧。至于其他老师,英语老师被我们气跑了;生物老师仅有的耐心也被我们磨尽了;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倒也无所谓;数学老师是偶尔的抱怨,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班级。老王也算是真的管不住了,高考前夕,也许每个班都有一颗躁动的心吧!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幼稚了,真不知道老王背地里有没有偷偷流过眼泪。但不管几年后,我仍会记得那个老王,那个被我们说成胆小、爱吹牛、好面子却真心诚意为了我们的老王,那个一直只有半盅茶热情的老王,那个总是拿着自己丰功伟绩向我们显摆的老王。不管怎样,谢谢你陪我走过了人生中最青涩的一年,也谢谢那些陪伴我青春年少的三<六>班的全体同学,因为有你们,人生才有美好的回忆,因为有你们,青春才这样让人回忆......
(摘自《散文网》,内容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王对我好的几件事?
【小题2】请根据作者对老王的情感变化,完成下表。
【小题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所以被我们笑侃着称为:“半盅茶的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个总是拿着自己丰功伟绩向我们显摆的老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人物形象+内容分析”的格式回答)?
【小题5】文中作者称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为“老王”,你认为合适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潘木易
前几天,和我弟去仙桃,在新华书店碰到了以前高三班的两个同学,聊天中,我们谈到了老王,听同学说他退休了,我下意识惊了一下,但还是觉得这也许是一件好事,现在的学生这么闹,像老王这把上了年纪的人也管不过来了,退休,对于他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老王,我们班主任,老王是外号,其实他的名字叫王建益,只是我们习惯了这样叫他,久而久之,就改不了口了。他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沔城诗联》的编委之一。因为《沔城诗联》和我们学校一直有合作,书上还发表过我们学校学生的作品,当然也少不了他的诗作了。他常常把他发表的诗作拿到班上来展示,还声情并茂地朗读,在我们面前显摆。他带过清华班,因为沔城高中一贯的传统,老师和学生是同步的,他还没有教过我,但我却听说过他。听同学说,他在班里的人气一直都不怎么好,当然在我们班也一样。看看我们班级群上写的你就知道了——高三<六>班的精英们是强悍的,老班不可怕,可怕的是再没有像老班那样的人了。我以前也是讨王的一份子,但回过头想他对我还真好......
说起他对我的好,还真的挺让我感动的。每次调座位我都坐在前面;要成绩有一点下滑,就会找我谈话;高考前的几次先斩后奏,跑回家,最后都没有请假,他也没对我说什么。我记得最深的一次是我肚子疼,他用自行车推着我去看的医生。因为痛的厉害,所以一直推着......现在回忆起来还是甜甜的。
但要是搁在两年前,事情就180度的大转弯了。印象里,他像足了旧中国时期的老夫子,班上的人都知道,他一发脾气,一拍桌子,我们就会在底下笑。因为都是过不了半盅茶的时间,就隐隐褪去的那种。所以被我们笑侃着称为:“半盅茶的热情”。我们班的同学都不怕他,也许是他管不了班级的主要原因吧。至于其他老师,英语老师被我们气跑了;生物老师仅有的耐心也被我们磨尽了;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倒也无所谓;数学老师是偶尔的抱怨,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班级。老王也算是真的管不住了,高考前夕,也许每个班都有一颗躁动的心吧!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幼稚了,真不知道老王背地里有没有偷偷流过眼泪。但不管几年后,我仍会记得那个老王,那个被我们说成胆小、爱吹牛、好面子却真心诚意为了我们的老王,那个一直只有半盅茶热情的老王,那个总是拿着自己丰功伟绩向我们显摆的老王。不管怎样,谢谢你陪我走过了人生中最青涩的一年,也谢谢那些陪伴我青春年少的三<六>班的全体同学,因为有你们,人生才有美好的回忆,因为有你们,青春才这样让人回忆......
(摘自《散文网》,内容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王对我好的几件事?
【小题2】请根据作者对老王的情感变化,完成下表。
内容概括(文中原句) | 情感 变化 |
我以前也是讨王的一份子 | A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感动 |
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幼稚了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怀念 |
【小题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所以被我们笑侃着称为:“半盅茶的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个总是拿着自己丰功伟绩向我们显摆的老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人物形象+内容分析”的格式回答)?
【小题5】文中作者称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为“老王”,你认为合适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名著阅读- (共1题)
8.
海量阅读。
为了庆祝“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初2019级某班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读书分享发言,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国家)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
(2)如果你在买书时没有找到此书,你可以尝试搜索这本书在中国的另外一个名字:_____________。(书名)
(3)读完此书后,我发现整本书描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为理想而展开长期的艰苦卓越的伟大斗争,展现了中共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个人风采和独特魅力。例如,作者在书中写到:“他像其他红军领袖一样,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就是被作者在书中称为“书生出生的造反者”的_________,(人名)我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
为了庆祝“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初2019级某班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读书分享发言,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国家)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
(2)如果你在买书时没有找到此书,你可以尝试搜索这本书在中国的另外一个名字:_____________。(书名)
(3)读完此书后,我发现整本书描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为理想而展开长期的艰苦卓越的伟大斗争,展现了中共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个人风采和独特魅力。例如,作者在书中写到:“他像其他红军领袖一样,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就是被作者在书中称为“书生出生的造反者”的_________,(人名)我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