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83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7

1.字词书写(共1题)

1.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   )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shēnwùtòngjí(   )的文字。
——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②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càn(   )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精神上感到满足时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   )然失色……
——选自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观湖中之鱼 明世间至理

【甲诗】   
钓鱼不得
〔唐〕李舜弦
尽日池边钓锦鳞,芰荷香里暗消魂。
依稀纵有寻香饵,知是金钩不肯吞。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芰(jì)荷:菱叶和荷叶。
【乙文】
湖之鱼
〔清〕林纾
林子啜茗于湖滨(A)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B)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C)引之。鱼图食(D)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注释:①林子:林纾(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②肆:指茶馆。③会:汇聚。④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⑤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⑥葑(fēng)草:水生植物。⑦寻:长度单位,八尺。⑧薮(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⑨盛:多,频频。
【小题1】请解释【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啜(_______) 逝(_______) 故(_______) 乃(________)
【小题2】请认真阅读【乙文】,凭你的语感,将文言词“之”“以”“其”“而”正确填入文中的ABCD处。
【小题3】【甲诗】中加横线的“锦鳞”代指的是什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用法与此相同的还有不少,请再列举一例并写出具体代指的内容。
【小题4】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
寻 丈 之 外 水 纹 攒 动 争 喋 他 物 如 故。
【小题5】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小题6】【甲诗】作者“钓鱼不得”,【乙文】也说对于丢下的食物,鱼儿渐渐“不食矣”。如果要用【甲诗】中的两句诗来概括其原因,你认为是哪两句?
【小题7】【甲诗】中的“香饵”在【乙文】的作者看来,喻指什么?请用【乙文】第三段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来回答。
【小题8】【乙文】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
【小题9】积累链接:鱼儿,是可爱的小动物,《答谢中书书》中也有精彩的描写。请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夕日欲颓,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春野的馈赠
◆洪烛
①中国人食笋的历史久远。“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早在《诗经》时代,竹笋就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品。晋朝戴凯所著的《竹谱》一书中,曾介绍过70多个竹子品种及不同竹笋的风味。宋代德清僧人赞宁在所著的《笋谱》中,也记有80多个竹笋品种。
②有人说,竹笋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雅食,很符合文人雅士的心情与口味。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竹子自然成为高雅的象征。
③历来文人墨客多有歌咏。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 。”诗圣杜甫曾写过“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的诗句,道出他对竹笋风味的喜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江西品尝过“猫头笋”,念念不忘珍品美味,写下了“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有名诗句。清代画家郑板桥对家乡的竹笋也是念念不忘:“江南竹笋赶鲋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④有经验的厨师,连煲笋之汤都舍不得倒掉,每做别的菜,就要兑一点进去,相当于味精了:“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笋之调味,快达到魔法的境地了。连残汤剩汁都能画龙点睛,把一道新菜全“盘活”了。至于这种奇妙的笋汤(又叫笋油)的提炼办法,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详细记载:“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做豆腐法,上加一枚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其笋晒干,仍可作脯。”
⑤林洪的《山家清供》,给鲜笋起了个外号,叫“傍林鲜”:“夏初竹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傍林鲜。”根据他的讲授,鲜笋最好现摘现吃,一分钟都别耽误,就在竹林边,用芳香的竹叶为燃料,当场煨烤,可见环境或氛围也能激活新笋那天然的鲜美。这绝对是最正宗的“绿色食品”了,不仅就餐环境是一片绿林,烹饪方法也是返璞归真的。不知竹林七贤之类古老的隐士,是否就地取材,使用过这种“叫化鸡”式的吃法?想来只有超凡脱俗的人,譬如隐于山林者,才能体会到竹笋至真的味道。而所谓的“真味”,就是于平淡中见神奇,有一颗淡泊的心,才能遭遇这种潜伏的神奇。
⑥春天的雨一下,就是春笋旺盛的生长期了。“好竹连山觉笋香”,春笋尝鲜的好时节就在眼前了。
【小题1】作为一种美食,你认为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请用一个字高度概括。
【小题2】为什么说竹笋又是一种雅食?
【小题3】请根据诗词对偶和押韵的特点,在第③自然段的方框内填充一个恰当的字。
【小题4】所谓的“真味”,就是于平淡中见神奇。正如隐者食笋一样,淡泊者都能在平素的衣食住行中,遭遇这种潜伏的神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举一例这样的生活现象。
【小题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承天寺夜游时,于庭下所见美景。

4.语言表达(共1题)

4.
请结合语境,将文段后三个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充到恰当的括号内。
少年读书如隙中(______)月;中年读书如庭中(______)月;老年读书,如台上(______)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之所得之浅深耳。
A.玩    B.望    C.窥

5.综合性学习(共3题)

5.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古人尤喜拆字作联,如:“长巾帐外日月明,其月有期;林夕  ① 中青水清,白水成  ② 。”请在横线上填写两个恰当的字,将这幅对联内容补充完整。
6.
读下面新闻,然后答题。
(云南日报10月11日讯)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1)划横线的是新闻的 ___________。
(2)为这则新闻拟一句话标题 ___________。
7.
下边文段中加点的三个词语,都是我国传统节日、时令、季节的特定称谓,请你从中任选择一个,具体指明其在农历中所代表的时间界限
吾欲致书雨师:春雨,宜始于上元节后,至清明十日前之内,及谷雨节中;夏雨,宜于夏季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秋雨,宜于孟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选词:(_________)时间:(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8.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山老爹一样的人,他们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友……甚至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小贩。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伟大的事业,看似微不足道,平凡普通,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感情和力量。
请以“_____并不平凡”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①在横线处填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字数在6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