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嫣(yān)红 诧(chà)异 哽(gěng)住 |
B.祈(qí)祷 懊(ào)悔 挟(jiá)着 |
C.惩(chěng)罚 愠(wēn)怒 翩翩(piān) |
D.女红(hóng) 钥匙(yào shi) 赚(zhuàn) |
3.
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是( )
A.那时候,他的七岁儿子和五岁女儿也都知道,离美国远远的地方——中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想念着他们。 |
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
C.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
D.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生动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
B.叙事散文《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
C.日本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小小说《父母的心》,作者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讲述了至亲至爱的故事。 |
D.《始终眷恋着祖国》这篇通讯以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为明线,以时间先后为暗线,抓住了这两条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
5.
关于《最后一课》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 |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C.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心理描写,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禁学法语的卑劣行为的讽刺、轻蔑、憎恨和反抗,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
D.《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他贯穿了全文,表现了主题。 |
6.
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D.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7.
《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靠兴起义兵抗元,却屡遭失败,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
B.诗中第二联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
C.颈联借用天然巧合的地名表达了惶恐和孤苦的感觉,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了神奇的一联绝对。 |
D.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和民族气节。 |
8.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
C.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小题1】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词语。
(1)齐人也,坐盗 坐:(_____)
(2)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_____)
(3) 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_____)
(4)齐人固善盗乎 固:(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晏子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王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小题6】如果你是晏子,怎样回答楚王的问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小题1】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词语。
(1)齐人也,坐盗 坐:(_____)
(2)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_____)
(3) 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_____)
(4)齐人固善盗乎 固:(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晏子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王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小题6】如果你是晏子,怎样回答楚王的问题?
3.语言表达- (共1题)
10.
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比喻”的格式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鲁迅握着一支写出无数杂文的笔,不,那并非是一枝笔,它是一把刺向敌人胸膛的匕首。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鲁迅握着一支写出无数杂文的笔,不,那并非是一枝笔,它是一把刺向敌人胸膛的匕首。
4.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