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830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9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说“打得好”。
B.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C.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D.《始终眷恋着祖国》节选自《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1989年8月28日《光明日报》)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圣诞晚会上,小丽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2017年备受关注的诺贝尔奖,于10月份开始陆续公布获奖。
D.《战狼2》这部电影不仅拥有超强的明星阵容,情节的设计更极具冲击力。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阅读,使我们的生活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领lüè(   )到《背影》中父亲步lǚ(  )蹒跚的背影中那份深沉的爱,感受到《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真zhì(   )的爱国情怀,品味到张岱在《湖心亭看雪》游览湖心亭静mì(  )的入夜雪景……
 
 
 
 
 
 
 
 
 
 
 
 
 
 
 
 
 

3.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完成问题。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其中一路追隆裕太后,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民众深受金兵之害。47年后,任职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②行人:指因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
⑴下列诗句与词中“中间多少行人泪”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现实的一项是(____)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⑵“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yīng],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   ⑤灭裂:疏忽。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元膺方秉笔阅览 ___________    ②如是十年许___________
③吕辄已窥之 ___________    ④尔宜精择  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__)
例句:吾以他事俾去
A 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使楚》 B以丛草为林(《幼时记趣》)
C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D跪而拾之以归 《赵普》
【小题2】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标在主谓之间)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游处交友,尔宜精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出自《晏子使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文中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①生我的时候,母亲已经到了四十岁。
②我是母亲生下来的第七个孩子,也是活下来的四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孩子。
③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家六口人当中,有四个娃娃都要吃要喝,而家里面只有一个半劳力——我的母亲身体一直有残疾,只能算是半个劳力的我家,在那每个劳动日的日值只有五毛钱的日子里,生活起来,不容易啊。
④不过,从打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我的母亲非常的溺爱我。
⑤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我吃奶一直吃到八九岁上。不过,母亲毕竟是四十岁上才生养了我,故而妈妈的奶头里面,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奶水。但是,居然让我一直吃到八九岁上,这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极为少见的了。母亲对我的溺爱,由此可见一般。
⑥我渐渐长大了,已经上了学的我,实在是到了非断奶不可的年龄了。此时,母亲知道正在长身体的我,需要大量的营养,故而,此时家中所有好吃的,总是我第一个吃——当然也是我吃得最多。
⑦不过,那个时侯也真的没有什么好吃的。在我看来,每天都只能跟玉米、红薯打交道的我,能够每个星期吃上两三顿馒头米饭的,已经非常知足啦。当然啦,对于我而言,哪里的好吃的也不如母亲给我做的鸡蛋饼好吃——因此,每天一个鸡蛋饼,对于我来说,那是必须的。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再后来,我上了大学;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高中,大学,工作,都只能每个星期回家一次。
⑨可是,这个时期的我,每次回到家,都能在第一时间,吃上母亲做的鸡蛋饼——虽然,此时已经经历过外面世界精彩的我已经知道,母亲给我做的鸡蛋饼,真的并不是这天底下最好吃的食品,可是我还是要高兴地大吃特吃一顿。此时,再看到已经非常苍老的母亲的笑脸,才算是心满意足。
⑩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在外面飘,最担心你的安全的,当然是母亲——我的母亲也不例外。
⑾上大学的时候,每当我要乘坐长途公交车离开家时,母亲都会把我送到车站,直到眼看着我上的车走远了,她才步履蹒跚地回了家。而每当我长途公交车回到家乡的车站的时候,远远地,就会看到母亲,在那里等待——此时的我,只是不知道,母亲在这里,已经等了多久。
⑿而我每次劝她,不要这样,她都会说:走走路,不碍事的。然后,每次都是依然故我的,迎啊,送啊的——直到,她再也迎送不了了,才算作罢。
⒀后来,已经参加了工作的我,有了恋人——就是我现在的妻子。我把恋人带回家,母亲热情的张罗着饭菜。此时,我的恋人发现,我的母亲做的西红柿炒鸡蛋特别好吃——当时的我在想:我吃了这么多年,没觉着母亲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好吃啊。
⒁再后来,每当我带着恋人,结婚以后带着妻子回家的时候,在我们家那并不丰盛的餐桌上,都会有母亲亲手做的西红柿炒鸡蛋。而关于这些,与我结婚已经二十多年的妻子,至今还历历在目。
⒂因为工作单位离我和妻子双方的家都比较远,故而,但是生活非常不宽裕的我们新婚小两口儿,只能在我的单位附近租了房子住。此时,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的父亲,已经与我们阴阳两隔了。
⒃母亲病倒了,而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正当属于我自己的房子已经下来、我正准备装修之际,母亲病危了。
此时的我,告诉母亲说:您一定要坚持,您很快就会住在属于您儿子名下的房子啦。
⒅母亲却冷静地告诉我说:我可不住在属于你名下的房子那里!新装修的房子,我住进去了,我死了,这房子多不吉利啊,你不担心,你不害怕,别忘了,你还有媳妇儿啊!咱家可不能这样做!儿子,你放心,我活不了几天啦,这个月,我就会到那个世界找你父亲去啦!
⒆可此时的我,要亲口告诉她的却是:您儿子,有了自己的房子啦!
⒇半个月之后,母亲阖然而逝。
(选自《经典美文》2015·06)
【小题1】小说中的“妈妈”为了“我”的成长,做了很多努力,请概括相关情节。
_______________;每天为我做一个鸡蛋饼; 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妻子最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因此母亲每次都为她做这道菜,体现了浓浓母爱。
B.母亲不愿住进儿子的新房子,是怕自己死了以后会在子女的心灵上造成阴影。
C.本文刻画了一位非常疼爱子女的残疾母亲的形象。
D.文中“我”的妻子是一位贤惠的孝顺老人的人。
【小题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⑴文章开头①~③段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简要分析第⒄段画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阅读链接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链接材料】
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本文⒆⒇两段文字和【链接材料】作为文章结尾,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去世的哀痛和遗憾之情,请说说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7.
①许多人都希望一生中能交更多的朋友,但是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好友圈子不是想有多大就有多大,因为人的交友能力是有极限的。
②罗宾•邓巴是牛津大学研究认知与进化的人类学家。1992年,他根据自己对灵长类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脑假说”。假说认为,与其他动物相比,灵长类似乎选择了一条特异的演化策略: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种群中彼此协助。而在这种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灵长类个体需要与种群内的每个其他个体建立起某种长期的“社交关系”。而负责处理复杂与抽象思维的新大脑皮质在整个大脑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个体能处理的“稳定人际关系”就越多,于是平均种群就越庞大。邓巴一共收集了38种灵长类的数据,狒狒的平均种群大小不过50上下,这意味着狒狒的新大脑皮质只足以让它维持50个互动频繁的“猴脉”。
③而人类的种群大小则是多少呢?邓巴估算的结果是148,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村落平均人数约150。108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统计出的英格兰村落平均居民数——约150。邓巴先前的研究显示,人的新大脑皮质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好友圈子不会超过150人,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但对对方的了解却极为有限,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双方关系。
④通过社交网站能扩大社交范围吗?2008年,Facebook(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名)统计了用户平均的朋友数为130,依然十分靠近邓巴数。研究表明,人们可能拥有1500名社交网站“好友”,但只能在现实生活中维持约150人的“内部圈子”。可见虽然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的新大脑皮质倒没有随之飞跃发展。  (有删改)
【小题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什么是“邓巴数”。
【小题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⑴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相对”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指出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你对该选文的理解,说出影响人的交友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6.作文(共1题)

8.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甚至产生的迷茫,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有一种 值得珍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3)书写认真,卷面整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