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禁锢(kù) 绯红(fěi) 杳无消息(yǎo) |
B.蛮横(hèng) 炽热(zhì) 窒息(zhì) 殚精竭虑(dàn) |
C.吹嘘(xū) 畸形(jī)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 |
D.诘责(jié) 滞留(zhì) 凛冽(lǐn) 广袤无垠(mào)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场所的中央空调长期不清洁,管道已然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地。 |
B.他的刀工很好,雕刻的作品入木三分。 |
C.电影《大鱼海棠》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许多观众前去观看。 |
D.他一生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终于成就一番事业。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
B.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
D.《第三极地》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
5.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 ;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 ;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 | B.②③①④ |
C.③②①④ | D.③①②④ |
6.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记述了作者在留学日本仙台时,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在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小题2】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小题2】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岂不诚大丈夫(__________) (2)威武不能屈(_________)
(3)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 (4)与民由之(__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小题3】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小题4】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岂不诚大丈夫(__________) (2)威武不能屈(_________)
(3)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 (4)与民由之(__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小题3】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小题4】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背影》,回答问题。
背影
朱自清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⑦……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小题1】本文开篇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第⑤段作者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这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题3】把第⑥段横线上所缺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中,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给第⑥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能否换成“慢慢”?为什么?
【小题6】“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我的眼泪又来了”是因为_________。透过“我”的泪水,你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文段画横线句“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小题8】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去吧,里边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9】文段最后一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
背影
朱自清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⑦……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小题1】本文开篇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第⑤段作者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这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题3】把第⑥段横线上所缺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中,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给第⑥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能否换成“慢慢”?为什么?
【小题6】“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我的眼泪又来了”是因为_________。透过“我”的泪水,你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文段画横线句“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小题8】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去吧,里边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9】文段最后一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
5.语言表达- (共1题)
10.
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1.
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夜雨时”“隔水樵夫”“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
示例: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含义是:春水如蓝,丹心似火,我希望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网名:___________由来和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夜雨时”“隔水樵夫”“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
示例: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含义是:春水如蓝,丹心似火,我希望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网名:___________由来和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12.
请在下列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一)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种心理变化往往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捕捉生活瞬间,记录心路历程。请以“那一瞬间,我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
(一)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种心理变化往往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捕捉生活瞬间,记录心路历程。请以“那一瞬间,我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5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二)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择一位,深入观察,为他们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1)要了解自己所写的同学的个性特点,更要尽可能地理解其内心世界;
(2)不要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要求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
(3)不少于65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