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测试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805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3

1.选择题(共2题)

1.
下面句中括号内所补充的省略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石必倒掷(于)坎穴中
B.(僧人)求石兽于水中
C.一讲学家设帐(之)寺中
D.(石兽)湮于沙上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闻笑曰
B.当求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
D.其反激

2.文言文阅读(共4题)

3.
对比阅读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
(2)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__________
(3)但微颔之 颔:__________
(4)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
(5)但手熟尔 但: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小题4】两文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甲)文通过作者的议论总结出________的道理;(乙)文借卖油翁之口告诉人们_______的道理。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执竿入城

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小题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鲁 有 执 长 竿 入 城 门 者
【小题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竿入城(________)
(2)不可(________)
(3)见事多矣(________)
(4)依而截之(________)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竖执之。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小题4】简要概括这则寓言给你的启迪。(不超过40字)
5.
阅读理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__________)
(2)以为顺流下矣(__________)
(3)棹数小舟(__________)
(4)湮于沙上(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小题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小题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6.
(题文)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两处)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2)果得于数里外

3.综合性学习(共4题)

7.
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进科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本次活动中,班主任让你负责策划一期以“普及科学”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请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内准备举行一次以“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贺明同学的口才很好,但他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上网浏览科技新闻时,看到了下面一则信息:
新华社洛杉矶6月2日电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这个星系距地球约130亿光年,可列入迄今发现的“十大最遥远星系”之一。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新发现的这个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约8亿年。由于该星系与地球之间相距约130亿光年,因此现在探测到的光线实际上是约130亿年前发出的。这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学常识填空。
《河中石兽》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字____,直隶献县人,____(朝代)学者、文学家,曾任《____》总纂修官。
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__________)
(3)阅十余岁(__________)
(4)求石兽于水中(__________)
(5)竟不可得(__________)
(6)曳铁钯(__________)
(7)尔辈不能究物理(__________)
(8)众服为确论(__________)
(9)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__)
(10)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4.作文(共1题)

11.
小草记住了土壤,因为有了土壤的孕育;绿叶记住了露珠,因为有了露珠的恩泽;清泉记住了大山,因为有了大山的拥抱……记住这世间的美好,让我们以感恩之心拥抱世界。
请以“风记住了花香”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4道)

    综合性学习:(4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