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78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4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田圃(pǔ) 禀请(bǐn)   栈桥(zhàn)   廓然无累(lěi)
B.谀词(yú) 煞白(shà)   诘难(jié)    锲而不舍(qì)
C.抽噎(yē) 恣睢(suī)   勾当(ɡòu)    强聒不舍(qiǎnɡ)
D.拮据(jū) 庖官(bāo)   狡黠 (xiá)    恪尽职守 (k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殒落   嬉闹   挖心搜胆   重蹈覆辙
B.妖娆   逞辨   不言而喻   断章取义
C.暄嚷   诓骗   味同嚼蜡   恼羞成怒
D.旁骛   萧索   自知之明   一代天骄
3.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像一部厚重的书,上下七千年,人文精神  ;她像一艘远航的船,纵横九万里,东方神韵牵手世界。她之所以备受青睐,在于一种    的文化底蕴,一种    的生活环境,一种    的市民心态。
A.丰富瑰丽  悠闲舒适  开放包容  一脉相承
B.一脉相承  丰富瑰丽  悠闲舒适  开放包容
C.悠闲舒适  一脉相承  开放包容  丰富瑰丽
D.开放包容  丰富瑰丽  一脉相承  悠闲舒适
4.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迪士尼 3D动画片《寻梦环游记》,凭借扎实的制作和动人的故事,给众人送来了一碗来自“亡灵世界”的心灵鸡汤,观后使人深感开卷有益。
B.这里展出的书法作品,大多勾联着一段历史记忆。尽管只是寻章摘句式的作品片断,但也渗透着书写者对文学的认知和理解,体现着个人文学史的立场。
C.随着CBA比赛的进程,队员们的身体对抗甚至犯规都不可避免。运动员和教练员要将更多精力放在比赛本身,切勿因为自己的不冷静而因小失大。
D.十九大报告对推进新时代对台工作做了深入阐述,“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也是破解当前两岸政治关系僵局的不二法门。
5.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
B.《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元末明初
C.《故乡》——《呐喊》——鲁迅
D.《谈读书》——培根——美国

2.字词书写(共1题)

6.
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正楷抄写在书写格内。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喜,念鬼  
念无与为乐者
B.今亡亦死    
暮而果大亡其财
C.扶苏以数谏故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小题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3】请根据第一段内容回答,陈胜具有什么才能?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竞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
腰里,出去了。
【小题1】第一段中,作者写杨二嫂的话时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请分析其作用。
【小题2】文中两处“圆规”的修辞手法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小题3】选文中,“我”眼前的杨二嫂与记忆中的杨二嫂相比,除外貌、年龄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小题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加点的词语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5.名著阅读(共1题)

9.
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  
成语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人物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写作。
在成才这个问题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古人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成才;也有人认为有好的条件才能成才。
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围绕这个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鲜明,说理充分。2.不少于5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