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
B.你们学校的学生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
C.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上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
C.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
3.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
B.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谆谆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
2.字词书写- (共1题)
4.
(题文)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xuàn丽灿烂的明珠。她似千年的佳酿,yùn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suì。这是何等的qiè意啊!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xuàn丽灿烂的明珠。她似千年的佳酿,yùn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suì。这是何等的qiè意啊!
| | | | | | | |
| | | | | | | |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5.
古文阅读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以头抢地耳( ) (2)仓鹰击于殿上( )
(3)长跪而谢之( ) (4) 徒以有先生也 ( )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
【小题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以头抢地耳( ) (2)仓鹰击于殿上( )
(3)长跪而谢之( ) (4) 徒以有先生也 ( )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
【小题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
6.
阅读下面语段。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降下二三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隆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给黑体字注音
卑鄙( ) 猥( ) 夙夜 ( )
庶竭驽钝( ) 咎( ) 咨诹 ( )
【小题2】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翻译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3)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4】原文填空
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______________。
第①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_。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降下二三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隆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给黑体字注音
卑鄙( ) 猥( ) 夙夜 ( )
庶竭驽钝( ) 咎( ) 咨诹 ( )
【小题2】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3)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4】原文填空
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______________。
第①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7.
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