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萦带(yíng) 收敛(lián) 目不窥园(kuī) |
B.殷红(yān) 挚友(zhì) 义愤填膺(yīng) |
C.疙瘩(gé) 阖眼(hè) 慷慨淋漓(kǎi) |
D.朔气(sù) 污秽(suì) 妇孺皆知(rú) |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
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
C.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
D.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
4.
(题文)下列汉语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加点的三个词语都是副词。 |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缩句后为“邓稼先是奠基人和开拓者”。 |
C.“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一句的主语是“我的母亲”。 |
D.“改革开放”“完全相信”“大家唱歌”“热爱祖国”是四种不同类型的短语。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的是( )
A.从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工人们无论遇到什么样困难,他们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的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
D.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
6.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
B.《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平,是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 |
C.《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一篇新诗《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作品有诗集《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
D.《最后一课》作者法国的都德,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代表作有《小东西》等。 |
2.字词书写- (共1题)
7.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虽然只是一条pì(_____)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在这儿,我可以pāo(_____) 开一切成长的烦恼,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驰chěng(_____) ,róng(_____) 入这一片纯净和美好。
虽然只是一条pì(_____)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在这儿,我可以pāo(_____) 开一切成长的烦恼,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驰chěng(_____) ,róng(_____) 入这一片纯净和美好。
| | | | | | | |
| | | | | | | |
3.诗歌鉴赏- (共1题)
8.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有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
C.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
【小题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
【小题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0.
【2017届中考江苏徐州卷】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香山野桃悄然开
黄亚洲
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惊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重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5日,略有改动)
【小题1】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惊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小题3】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小题4】“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香山野桃悄然开
黄亚洲
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惊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重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5日,略有改动)
【小题1】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惊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小题3】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小题4】“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