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 课件+练习)期中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74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2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殷红/殷勤   强占/强词夺理   鞠躬尽瘁/尽善尽美
B.昆仑/讨论   儒雅/妇孺皆知   至死不懈/浑身解数
C.弄堂/弄权   勒紧/燕然勒功   锋芒毕露/公开露面
D.谣言/摇摆   签证/资治通鉴   心不在焉/姹紫嫣红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荒辟  庄稼茬  当之无愧  锲而不舍
B.背诵  不辛者  可歌可泣  吴下阿蒙
C.响午  凑热闹  家喻户晓  刮目相看
D.肿胀  荷叶饼  沥尽心血  目不窥园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④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⑤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⑤④③B.①③④⑤②
C.①④②⑤③D.⑤④①③②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二)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 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 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利益,好处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治理
D.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小题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卿言多务,孰若孤?
【小题3】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这一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小题4】语段(一)和语段(二)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三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老舍先生
汪曾祺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④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⑤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的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⑥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小题1】阅读选文第①—④段,说说老舍先生的生活情趣有哪些。
【小题2】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
【小题3】本文记叙的是老舍先生的事迹,在第④段却写了齐白石老人的逸事,其作用是什么?
【小题4】第⑤段写老舍先生提议并组织盲艺人演出的事情有何作用?

4.名著阅读(共1题)

6.
名著阅读。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1)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
(2)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
“我在办公楼”“我在团委”“我在食堂操作间”……10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官方微博同步推出全校师生员工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的新闻。连日来,十九大报告成为北大师生最关注的话题。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曾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服役的唐青分外激动。他说:“我们要像雷锋老班长一样,把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永葆为人民服务、甘于奉献的作风。”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表示,北京大学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蹄疾步稳、砥砺前行,完善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实现内涵式发展。
“矢志一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北京大学师生一致表示。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道光帝流放到伊犁,他为国事而烦恼,可是天高地远又是罪臣之身,难以解脱,于是,他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主持修建了不少工程,等到完工时,皇帝又下诏重新起用他。
材料二:世界顶级富豪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中途辍学后,遭到别人“自以为聪明”“他不可能成功”等等冷嘲热讽。但他顶住了压力,凭借自己必胜的信心、超人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最终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一个九岁男孩因写了几首“神奇”小诗,一夜爆红网络。随后,媒体的过度关注与热捧,给“小诗人”带来了极度的困扰和烦恼。“小诗人”说:“我再也不写诗了。”有关小神童的成长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媒体对“小诗人”的过度关注和热捧是“捧杀”,会毁了孩子的前程;也有人说出名就要趁早。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6.作文(共1题)

9.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____________也是一种养料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在交通繁忙的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小李的私家车挡住。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小李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闯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通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按照新交规,小李要接受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监控视频流传到网上后,网友“春城飞花”在交通微信平台积极呼吁,并联合广大网民建议交警部门取消对小李的处罚。交警队在得知网友们的诉求后高度重视,通过查看监控录像了解了情况,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取消了小李的此次违章处罚。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