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B.随着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同学们沉迷网络游戏可谓气冲斗牛。 |
C.你放心吧,有了我的鼎力相助,你获得一等奖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
D.“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院士,四十余年呕心沥血铸造大国战舰。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意味着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 |
B.我国首颗暗物质科学卫星——“悟空”号在轨运行近两年,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 |
C.这些条文不仅对于公园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还有望将公园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更标准化、规范化。 |
D.2017年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年度减贫任务超额完成,贫困人口将再减少大约1000万人左右。 |
2.诗歌鉴赏-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子夜四时歌·秋歌①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②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③情。
何日平胡虏④,良人⑤罢远征?
【注释】①子夜吴歌:《子夜歌》系六朝乐府中的吴声歌曲。相传是晋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眷恋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李白依格了四首,此首属秋歌。②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③玉关:即玉门关。④虏:对敌方的蔑称。⑤良人:丈夫。
【小题1】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象,描绘“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展示的画面。
【小题2】体现思妇心愿的是哪一句诗?诗歌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子夜四时歌·秋歌①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②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③情。
何日平胡虏④,良人⑤罢远征?
【注释】①子夜吴歌:《子夜歌》系六朝乐府中的吴声歌曲。相传是晋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眷恋之情,分春、夏、秋、冬四季。李白依格了四首,此首属秋歌。②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③玉关:即玉门关。④虏:对敌方的蔑称。⑤良人:丈夫。
【小题1】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象,描绘“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展示的画面。
【小题2】体现思妇心愿的是哪一句诗?诗歌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但当涉猎(________) (2)及鲁肃过浔阳(_______)
(3)寻复南奔(________) (4)永乃发愤读书(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小题3】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2)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但当涉猎(________) (2)及鲁肃过浔阳(_______)
(3)寻复南奔(________) (4)永乃发愤读书(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小题3】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2)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一束康乃馨
李代金
①天刚亮,擦鞋匠老钱就来到了街头十字路口。老钱刚把自己的工具摆好,就来了一个孩子。孩子背来一背篓花,在老钱旁边放下了。老钱知道,那花是康乃馨。他心想:你那花又吃不得,能好卖吗?
②这时,一个男人经过,男人没有找老钱擦鞋,却走到孩子面前问道:“这花多少钱一束?”孩子说:“8块钱一束!”老钱一听,心想,这花还挺贵!谁知男人连价钱也没还,就选了一束康乃馨,然后掏钱给了孩子。
③这个男人走后,又一个男人走来,也买了孩子一束康乃馨。等买花的人走后,老钱羡慕地对孩子说:“你的花可真好卖呀!”孩子笑着说:“今天是母亲节,许多人都要买康乃馨送给母亲!”
④走来走去的人都纷纷向孩子买康乃馨。在人们眼里,好像就只有卖康乃馨的孩子,没有老钱似的。孩子的康乃馨都卖出去半背篓了,可老钱才擦了两双鞋子,只收了2块钱。老钱不由得埋怨起自己来,我咋这么笨,就没想到卖康乃馨呢?
⑤老钱越是眼红,孩子的康乃馨就越是好卖。人们都只注意到孩子的红色康乃馨,谁都没把老钱放在眼里,找老钱擦鞋的人竟比往常少。12点都过了,可老钱一上午就擦了4双鞋子。
⑥老钱恨孩子,他后悔早上没把孩子赶走。要是孩子来的时候,就告诉他这里不准卖花,那自己的生意准好。可现在要赶人家走,已经迟了。老钱看了一眼孩子的背篓,更来气了,孩子就只剩下最后一束康乃馨了。
⑦不知怎么的,孩子的最后一束康乃馨却无人问津了。孩子对过往的行人叫道:“买康乃馨哟,送给母亲的好礼物,只有最后一束了,只卖5块钱,只卖5块钱!”老钱听了暗暗发笑,心里说,真是笨,你一说只有最后一束,谁还买呀!不过,老钱就希望孩子这么叫下去,看他怎么把最后一束康乃馨卖出去!
⑧时间一点点过去,孩子的康乃馨已经不如早上新鲜了,过往的行人也稀少了。每一个行人经过,孩子都会叫道:“买康乃馨哟,送给母亲的好礼物,只有最后一束了,只卖5块钱,只卖5块钱!”可行人瞧也不瞧就走过去了。
⑨没有人买孩子的那束康乃馨,孩子就急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他的背篓团团转。老钱说:“现在有1点钟了吧!”“啊!都1点钟了!”孩子一听就叫起来,“我妈还等我回家去做饭给她吃!”老钱说:“你出来卖花,你妈还要你回去做饭给她吃,她怎么……”孩子说:“我妈有病,而且瘫痪在床,动不了,家里没有别人,我要是不做饭给妈妈吃,她就会饿。今天卖花赚到的钱,我还要拿去给她买药。”
⑩老钱没想到孩子这么苦,他深深自责。这时,一个男人在老钱面前的椅子上坐下来,老钱赶紧拿家伙替他擦鞋。老钱擦鞋的时候对孩子说:“你的这束康乃馨,我要了!”孩子接过钱,冲老钱笑笑:“叔叔,我先走了!”然后孩子背上背篓一蹦一跳地走了。老钱见了就笑了。
⑪老钱很快就把男人的鞋子擦好了,男人掏出一块钱给了老钱。老钱拿起康乃馨,送到男人面前说:“送给你,拿去给你母亲吧!”男人一愣:“你刚才不是花钱买的吗?怎么不要?”老钱笑着说:“我母亲早在半年前就去世了,我是想让他早点回家才买下的!”男人笑了,说:“我要了!”男人接过康乃馨,然后掏出5块钱塞到了老钱手里。老钱说:“我不要钱,我送你……”男人说:“你花钱买的,我怎么能白要?”男人说完放下钱就走了。
⑫男人走出这条街后,把康乃馨放到街边一块显眼的石头上,他想谁要谁就拿去吧。男人没有母亲,他的母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
【小题1】仔细阅读小说,联系情节,简要分析老钱对孩子卖康乃馨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
【小题2】联系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没有人买孩子的那束康乃馨,孩子就急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他的背篓团团转。
(2)老钱见了就笑了。
【小题3】文中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小题4】小说以“最后一束康乃馨”为题,有何妙处?
最后一束康乃馨
李代金
①天刚亮,擦鞋匠老钱就来到了街头十字路口。老钱刚把自己的工具摆好,就来了一个孩子。孩子背来一背篓花,在老钱旁边放下了。老钱知道,那花是康乃馨。他心想:你那花又吃不得,能好卖吗?
②这时,一个男人经过,男人没有找老钱擦鞋,却走到孩子面前问道:“这花多少钱一束?”孩子说:“8块钱一束!”老钱一听,心想,这花还挺贵!谁知男人连价钱也没还,就选了一束康乃馨,然后掏钱给了孩子。
③这个男人走后,又一个男人走来,也买了孩子一束康乃馨。等买花的人走后,老钱羡慕地对孩子说:“你的花可真好卖呀!”孩子笑着说:“今天是母亲节,许多人都要买康乃馨送给母亲!”
④走来走去的人都纷纷向孩子买康乃馨。在人们眼里,好像就只有卖康乃馨的孩子,没有老钱似的。孩子的康乃馨都卖出去半背篓了,可老钱才擦了两双鞋子,只收了2块钱。老钱不由得埋怨起自己来,我咋这么笨,就没想到卖康乃馨呢?
⑤老钱越是眼红,孩子的康乃馨就越是好卖。人们都只注意到孩子的红色康乃馨,谁都没把老钱放在眼里,找老钱擦鞋的人竟比往常少。12点都过了,可老钱一上午就擦了4双鞋子。
⑥老钱恨孩子,他后悔早上没把孩子赶走。要是孩子来的时候,就告诉他这里不准卖花,那自己的生意准好。可现在要赶人家走,已经迟了。老钱看了一眼孩子的背篓,更来气了,孩子就只剩下最后一束康乃馨了。
⑦不知怎么的,孩子的最后一束康乃馨却无人问津了。孩子对过往的行人叫道:“买康乃馨哟,送给母亲的好礼物,只有最后一束了,只卖5块钱,只卖5块钱!”老钱听了暗暗发笑,心里说,真是笨,你一说只有最后一束,谁还买呀!不过,老钱就希望孩子这么叫下去,看他怎么把最后一束康乃馨卖出去!
⑧时间一点点过去,孩子的康乃馨已经不如早上新鲜了,过往的行人也稀少了。每一个行人经过,孩子都会叫道:“买康乃馨哟,送给母亲的好礼物,只有最后一束了,只卖5块钱,只卖5块钱!”可行人瞧也不瞧就走过去了。
⑨没有人买孩子的那束康乃馨,孩子就急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他的背篓团团转。老钱说:“现在有1点钟了吧!”“啊!都1点钟了!”孩子一听就叫起来,“我妈还等我回家去做饭给她吃!”老钱说:“你出来卖花,你妈还要你回去做饭给她吃,她怎么……”孩子说:“我妈有病,而且瘫痪在床,动不了,家里没有别人,我要是不做饭给妈妈吃,她就会饿。今天卖花赚到的钱,我还要拿去给她买药。”
⑩老钱没想到孩子这么苦,他深深自责。这时,一个男人在老钱面前的椅子上坐下来,老钱赶紧拿家伙替他擦鞋。老钱擦鞋的时候对孩子说:“你的这束康乃馨,我要了!”孩子接过钱,冲老钱笑笑:“叔叔,我先走了!”然后孩子背上背篓一蹦一跳地走了。老钱见了就笑了。
⑪老钱很快就把男人的鞋子擦好了,男人掏出一块钱给了老钱。老钱拿起康乃馨,送到男人面前说:“送给你,拿去给你母亲吧!”男人一愣:“你刚才不是花钱买的吗?怎么不要?”老钱笑着说:“我母亲早在半年前就去世了,我是想让他早点回家才买下的!”男人笑了,说:“我要了!”男人接过康乃馨,然后掏出5块钱塞到了老钱手里。老钱说:“我不要钱,我送你……”男人说:“你花钱买的,我怎么能白要?”男人说完放下钱就走了。
⑫男人走出这条街后,把康乃馨放到街边一块显眼的石头上,他想谁要谁就拿去吧。男人没有母亲,他的母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
【小题1】仔细阅读小说,联系情节,简要分析老钱对孩子卖康乃馨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
【小题2】联系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没有人买孩子的那束康乃馨,孩子就急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他的背篓团团转。
(2)老钱见了就笑了。
【小题3】文中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小题4】小说以“最后一束康乃馨”为题,有何妙处?
5.综合性学习- (共2题)
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光阴似箭,蓦然回首,我们发现,语文学习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我们感受到小弗郎士为不能学法语的ào悔;在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 A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ào(________)悔 qiè(________)而不舍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应改为“ ________”。
(3)“鲜为人知”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
光阴似箭,蓦然回首,我们发现,语文学习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我们感受到小弗郎士为不能学法语的ào悔;在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 A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ào(________)悔 qiè(________)而不舍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应改为“ ________”。
(3)“鲜为人知”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
7.
综合性学习。
海滨中学正在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新闻阅读。请将下面的新闻材料概括成一句话。
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霍金去世。自此以后,有关霍金生平的注解,都要再加上一个年份,他的卒年。然而他也是一个特殊的人,一位大师——一位难以定义其终点的人。人们满怀深情地悼念他,“他只是飞向了群星”,“他本属于星辰宇宙”,可以想见,在人类未来的命运中,霍金依然是指路人之一。
(2)调查探究。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 117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海滨中学正在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新闻阅读。请将下面的新闻材料概括成一句话。
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霍金去世。自此以后,有关霍金生平的注解,都要再加上一个年份,他的卒年。然而他也是一个特殊的人,一位大师——一位难以定义其终点的人。人们满怀深情地悼念他,“他只是飞向了群星”,“他本属于星辰宇宙”,可以想见,在人类未来的命运中,霍金依然是指路人之一。
(2)调查探究。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 117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