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偏僻(pì) 嘱咐(zhǔ) 眼眶(kuāng) 戛然而止(jiá) |
B.亢奋(kàng) 晦暗(huì) 锵然(jiàng) 草长莺飞(yīng) |
C.萌发(méng) 农谚 (yàn) 追溯(sù) 海枯石烂(kū) |
D.劫难(nàn) 陨石(yǔn) 褶皱(zě) 大彻大悟(chè)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大夫能治好障碍性贫血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求医的癌症患者纷至沓来。 |
B.爷爷不会操作手机,于是我对他耳提面命,手把手教他发信息。 |
C.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对我的照顾简直无所不至。 |
D.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
B.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
C.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
D.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一倍。 |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的,更别说“智”了。________
1还有,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者称为“植物人”。
2“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说的就是草木的无情。
3在神奇的植物世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4然而,随着科学家植物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们惊奇地 发现植物 不但有“情”,而且还有“智”呢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的,更别说“智”了。________
1还有,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者称为“植物人”。
2“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说的就是草木的无情。
3在神奇的植物世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4然而,随着科学家植物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们惊奇地 发现植物 不但有“情”,而且还有“智”呢
A.1234 | B.4231 | C.1432 | D.2143 |
2.诗歌鉴赏- (共1题)
6.
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着一“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辉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谊。 |
B.诗中多给人悲戚之感,充满离别的千古愁云。 |
C.诗人安慰朋友不要忧虑,在朝在野,“同是宦游人”。 |
D.青春年少,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
3.文言文阅读- (共3题)
7.
刘善明,平原人。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①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②。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③许。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谥烈伯。”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
(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
【注释】①饘(zhān):稠粥。②持丧:守丧。③见: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多获全济(_____________)
(2)甚异之(_______________)
(3)见许(__________________)
(4)朝议令善明举人(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要求:只划两处)
善 明 举 州 乡 北 平 田 惠 绍 使 虏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
【小题4】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刘善明的特征。
(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
【注释】①饘(zhān):稠粥。②持丧:守丧。③见: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多获全济(_____________)
(2)甚异之(_______________)
(3)见许(__________________)
(4)朝议令善明举人(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要求:只划两处)
善 明 举 州 乡 北 平 田 惠 绍 使 虏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
【小题4】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刘善明的特征。
8.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下列没有比喻意义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下列没有比喻意义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心乐之。 |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C.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 B.下见小潭 日光下澈 |
C.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 D.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石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
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
C.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情绪。 |
D.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0.
社戏(节选)
鲁 迅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小题1】第②段加横线的“跑”与第①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小题2】第②段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以“踊跃”写山有何效果?“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么心情?
【小题3】“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分析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鲁 迅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小题1】第②段加横线的“跑”与第①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小题2】第②段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以“踊跃”写山有何效果?“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么心情?
【小题3】“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分析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11.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泅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节选自《傅雷家书》)
【小题1】傅雷接到儿子的来信非常高兴。高兴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题2】傅雷在这封信中对儿子寄予了怎样的期望?
(节选自《傅雷家书》)
【小题1】傅雷接到儿子的来信非常高兴。高兴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题2】傅雷在这封信中对儿子寄予了怎样的期望?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3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