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笃信(dǔ) 蜿蜒(wǎn) 骨朵(gū) 无边无垠(yín) |
B.伫立(chù) 酝酿(niàng) 解剖(pōu) 恹恹欲睡(yān) |
C.鄙薄(bǐ) 翌日(yì) 臆度(duó) 虚与委蛇(yí) |
D.迸溅(bèng) 分泌(bì) 宽宥(yòu) 毋宁(nìng) |
A.比做事和交友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做人。 解说: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 |
B.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解说:该句中标点符号正确。 |
C.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解说:“高傲”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海燕藐视困难、不畏艰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海燕的赞美和敬仰。 |
D.以身殉职 飞黄腾达 大义凛然 力争上游 |
A.创新攸关人类现在与未来,要解决全球贫困,创新是不二法门。 |
B.“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潭的路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不是妙手偶得,便是生活磨砺的总结。 |
C.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暗暗地潜滋暗长了。 |
D.过去,对大众而言,参观博物馆显得可望而不可即,现在,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A.葛老师的青春期教育讲座,使同学们提高了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意识。 |
B.能不能合理安排自习时间,将影响到自习课的效率。 |
C.中国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
D.“为爱助力公益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关注。 |
2.字词书写- (共1题)
我们恰同学少年,精力充pèi(___)。走,一起去山上。且闭起眼睛,不要再匆匆liú(____)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鸣吧!鸟儿凭着他们的yǐng (____)慧,以一百种声调在欢唱,犹如仙乐飘飘,chǎn(____)释真谛。你是不是已经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听到了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
3.诗歌鉴赏- (共1题)
秋浦途中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释)①秋浦:唐朝时是池州州治所在地,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
(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或陈于前 (________________)
(2)未尝不与书俱(________________)
(3)宾客不至 (________________)
(4)既入又不能出 (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乱书围之
A.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
B.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纪昀《河中石兽》) |
D.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
(1)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
【小题4】《陆游筑书巢》和刘禹锡的《陋室铭》都是以屋子作为写作对象,请结合文章说说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土豆的花
①我从没想到,土豆的花,竟也这么漂亮!
②这是个意外发现。那天上午,去新居浇花。拉开阳台上的藤椅,眼睛便“刷”地一亮,我惊讶地发现了两簇花——两簇浅紫色的土豆花!
③“土豆开花了,快来看!”遂欣喜地呼唤先生。先生跑来,也吃了一惊:“这土豆花,倒比你养的那些观赏花,还要好看。”
④没错,是好看:一个青瓦盆,土豆赤裸着,干干净净地,卧在泥上。在叶与叶之间,突然蹿出两枝水汪汪的茎,茎顶上,又炸开一簇花,猛一看,像是水仙。只是,水仙的花,六瓣,而土豆花,五瓣。
⑤有句话叫“无心插柳柳成荫”,见两颗土豆发了芽,没有扔掉,随手按进一个废弃的旧花盆里,浇花时,给它匀上一点儿,没指望它成什么大器。前些天,见它枝繁叶茂,已够惊喜,做梦也没想到,今天,它竟灿灿地开了花。
⑥上网查看,才发现,土豆花,不仅有紫色,还有白色、粉色。最早欣赏土豆花的是法国人。两百多年前,在法国,它是时尚的标志。在国王的生日宴上,一个药剂师,把一束土豆花献给了王后,王后非常喜欢,外出时,插在头发上,国王也喜欢,别在纽扣上。一时间,全国爱美的女子,都迷上了土豆花,太太小姐们,把别土豆花,当成最时尚、高贵的象征。
⑦再后来,全国开始种土豆,就是这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花,结下的果实帮法国人度过了无米的荒年,被誉为“地下苹果”。药剂师的目标达到了。在药剂师眼里,土豆是食物,但打动王后的,先是土豆花的美丽。
⑧有意思的是,长久以来,我只知道土豆好吃,并没想到它还会开花。平日里,琢磨最多的,是它的实用性,比如说:是炖牛肉?还是爆炒酸辣丝?今天,居然看见它开花了,而且一开,就轻而易举地,开出了水仙的美。
⑨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土豆会不会开花,正如,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过青春,有过红颜。
⑩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漂亮过。年轻时的她,永远穿着土褐色、方格子的旧衣,额头正中,印着拔火罐的圆痕,屁股上,一个圆圆的补丁,年轮似的,轧一圈圈的线。又因常年在地里劳作,脸被阳光晒得又黑又黄。但,姨妈告诉我,母亲年轻时,也是很漂亮的。她说,她清楚地记得,母亲出嫁那天,穿大红的衣,粉粉白白的脸,跟满月似的,两道细长的丹凤眼,像戏台上的人。我很吃惊,问起父亲,母亲年轻时,是不是也很美丽,父亲先是冲母亲笑笑,然后,很认真地说:“好看啊……”
(11)少年时的母亲,爱唱爱跳。因为家穷,上不起学,就和我大姨一起,趴在教室外边听人家讲课,唱歌。那时候,她的脑子好用,不像现在这样糊涂,一首歌,听一遍就能唱。走在路上又跳又唱,常引起路人夸赞:“这闺女,多脆生啊!”
⑿但在我的想象里,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那爱唱爱跳爱美的小女孩,和母亲扯在一起。我的母亲,在田里,汗流浃背;在灶台边,尘满面,鬓如霜。她是母亲,反正母亲就是那个样子:永远地弯着腰,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就像我天天吃土豆,却从来不信土豆会开花,更没有想到土豆花的美。
⒀我想,生活中,还有多少人多少事,因太注重功用,而被忽略了美?或者说,正是因为实用,令我们忘记了其另一面的美?
【小题1】请体会⑤划线句中黑体字“按”的表达作用。【小题2】阅读课文,体会⑨文字在文章中的作用。
【小题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中第⑿段画线一句的理解。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土豆的花”为题有什么好处?
【小题5】读完文章后,你对母亲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请用一组排比句写出你对母爱的理解。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为了响应“五个一百”工程,校刊将以“让经典浸润生命”为主题向同学们征稿。
(1)本期校刊共设置四个栏目,请你模仿示例,拟写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经典情节 栏目二: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 栏目四:专家品鉴
(2)有同学给“经典情节”栏目投稿,推荐了两个片段,请你阅读以后回答下面问题。
片段1 A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A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
片段2 A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侯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A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以上文字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__》,文中“A”人物指的是____。从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期校刊“专家品鉴”栏目中,有专家撰写了一则上联,你能对上下联吗?
上联:智多星巧取生辰纲,神机妙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