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
(k1>0,x>0)、函数y=
(k2<0,x<0)的图象分别经过▱OABC的顶点A、C,点B在y轴正半轴上,AD⊥x轴于点D,CE⊥x轴于点E,若|k1|:|k2|=9:4,则AD:CE的值为( )

A. 4:9 B. 2:3 C. 3:2 D. 9:4



A. 4:9 B. 2:3 C. 3:2 D. 9:4
5.
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结CD,若AC=5,AB=11,则△ACD的周长为( )


A.11 | B.16 | C.21 | D.27 |
2.填空题- (共3题)
3.解答题- (共6题)
11.
列方程解应用题
根据城市规划设计,某市工程队准备为该城市修建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铺设600米后,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该工程队增加人力,实际每天修建公路的长度是原计划的2倍,结果9天完成任务,该工程队原计划每天铺设公路多少米?
根据城市规划设计,某市工程队准备为该城市修建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铺设600米后,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该工程队增加人力,实际每天修建公路的长度是原计划的2倍,结果9天完成任务,该工程队原计划每天铺设公路多少米?
12.
小明和爸爸从家步行去公园,爸爸先出发一直匀速前行,小明后出发匀速前行,且途中休息一段时间后继续以原速前行.家到公园的距离为2000m,如图是小明和爸爸所走的路程S(m)与步行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
(1)直接写出BC段图象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出t的取值范围).
(2)小明出发多少时间与爸爸第三次相遇?
(3)在速度都不变的情况下,小明希望比爸爸早18分钟到达公园,则小明在步行过程中停留的时间需减少 分钟.
(1)直接写出BC段图象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出t的取值范围).
(2)小明出发多少时间与爸爸第三次相遇?
(3)在速度都不变的情况下,小明希望比爸爸早18分钟到达公园,则小明在步行过程中停留的时间需减少 分钟.

13.
如图,在△ABC中,AB=AC=5,AB边上的高CD=4,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当点P不与点A、B重合时,过点P作PQ⊥AB,交边AC或边BC于点Q,以PQ为边向右侧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直接写出tanB的值为 .
(2)求点M落在边BC上时t的值.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为四边形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边BC将正方形PQMN的面积分为1:3两部分时,直接写出t的值.
(1)直接写出tanB的值为 .
(2)求点M落在边BC上时t的值.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为四边形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边BC将正方形PQMN的面积分为1:3两部分时,直接写出t的值.

14.
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其中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3,1),点C(0,4),顶点为点M,过点A作AB∥x轴,交y轴于点D,交该二次函数图象于点B,连结BC.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M的坐标.
(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下平移m(m>0)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ABC的内部(不包括△ABC的边界),求m的取值范围.
(3)沿直线AC方向平移该二次函数图象,使得CM与平移前的CB相等,求平移后点M的坐标.
(4)点P是直线AC上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AC的垂线PQ,记点M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为M′.当以点P、A、M、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M的坐标.
(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下平移m(m>0)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ABC的内部(不包括△ABC的边界),求m的取值范围.
(3)沿直线AC方向平移该二次函数图象,使得CM与平移前的CB相等,求平移后点M的坐标.
(4)点P是直线AC上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AC的垂线PQ,记点M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为M′.当以点P、A、M、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