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700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6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党政机关人员若禁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就会亵渎职责且辜负人民的重托。
B.清风徐来,阳光暖暖,窗外的树叶婆娑起舞,发出簌簌的声音,树梢上仿佛缀上了银色的小花。
C.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的人影,一齐向她袭来,使他感到恐惧。
D.我们在学习时应该集中精神,认准了目标就一头扎下去,见异思迁将导致我们一事无成。
2.
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中,鲁智深没有什么模样,头不很大,圆脸,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特别亮的是颧骨和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B.《水浒》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
C.杨志在汴梁卖刀时不堪牛儿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到官府自首。
D.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施恩,慕其名与他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拼音与汉字
(1)秀qí(______)(2)伫(______)立(3)狭ài(______)(4) 海市shèn(______)楼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飞传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小题1】对“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B.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C.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D.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能节食以济饥者/因以为名
B.有耕侵其地/其徇国死义乎
C. 学射于周同/朔望设祭于其冢
D.人异之/饰名姝遗之
【小题3】解释下列加点词
(1)能节食以济饥者(______)
(2)饰名姝遗之(______)
(3)父义之(______)
(4)吴玠素服飞(______)
【小题4】翻译画线句子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小题5】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岳飞的形象。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攥一把芳香的泥土
厉彦林
①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置身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兴奋踏实。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
②我和妻子借假日回到地处沂蒙山区东部的老家。早饭后,跨进父母精心打理的菜园,只见一片片韭菜、大蒜、小葱、白菜、生菜,你挤我,我挨你,长得亲密而兴旺。夜晚与爹娘拉呱半宿,像品尝味道醇正的陈酿,甘美香甜,余味悠长。盖着母亲提前晾晒过的被子,有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勾起许多记忆。
③难忘童年时代,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麦苗浇过返青水,麦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伴随各种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夏季,田间、沟底、河沿上的野草紧紧抓住大地,长得墨绿、茁壮、坚韧,那是上等的牲畜饲料。
④我深爱土地,缘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的爷爷。爷爷一生坎坷,七八岁时就为富裕人家放牛。后来,有了自己的土地,便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无论是耕种、管理、收获,都精掐细算,妥妥帖帖。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爷爷说,地是通人性的,可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因而全家人把土地当作恩人、亲人,春夏秋冬,义无反顾地爱惜、保护着。
⑤父亲就像能感觉到土地的体温和脉动。他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记得那年播种前,父亲走到地中央,深深刨了几镢头,轻轻跪下右腿,将十指插入泥土中,用力攥一把,看一看土地的墒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口里念叨着:“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那是父亲一生重复了许多次的庄重礼仪和独特享受。人勤地不懒。那普通的土坷垃,在串串汗珠的浸润下,长出一茬茬小麦、地瓜、苞米,点缀着全家人幸福的鼾声。那把弯弯的镰刀,在父母布满老茧的手里,飞快地收割生活的希望。 
⑥记得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捏泥巴、塑泥哨、摔跤等游戏,每项游戏都离不开泥土。山地上的土壤是砂土质的,干净,爽气。大家沐浴着温煦的阳光,手里抓满温软的浮土,让土从指缝里慢慢漏下来,看细土在头皮上、脖子上、肩膀上、胳膊上水一样流淌,挂在密密的汗毛上,一会工夫,个个除了眼睛外,都成了“泥娃娃”。然后跳到池塘或河溪中冲洗干净,周身光滑。那是多么惬意和幸福的童年!
⑦游子在外,根依然扎在故乡的泥土中,血液依然流淌在那片土地上。因为心里装着乡村的碾磨、土坯房、庄稼地和亲人,于是就有了根深蒂固的乡情和刻骨铭心的故园情结。
⑧年复一年,土地一声不吭地奉献着。只要用犁深翻,依然露出一层层新土。万物生长于泥土,又回归于泥土。故乡的土地上,有我的祖辈辛勤耕耘的足痕和生活艰辛的泪滴,记载着一代代人的苦乐、荣辱与辉煌,包括安睡在山坡上的坟墓;又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命,常有婴儿清脆的啼哭划破山乡的黎明……
⑨赤脚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攥一把芳香的泥土,一股地气从脚底板一下传遍全身,顿增许多昂扬向上的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小题1】爷爷、父亲和童年的“我”对土地的感情都很深厚,请结合内容,分别概括爷爷、父亲和童年的“我”与土地间的事情。
【小题2】第 ①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小题3】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芳香”一词的理解。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解释加点的文言字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________)
(3)目似暝,意暇甚(________)
(4)曳铁耙(________)

6.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看到‚“财富”二字时,可能会想到家里的财产、父母的地位等,其实,财富的内涵很丰富:师友的支持,亲人的关爱是财富;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格是财富;就连那遭遇的挫折,经历的失败,也可能成为一个人的财富…… 

请以“最宝贵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健康,不要原文照抄提示语;③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班名等有关信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