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A.1 | B.2 | C.3 | D.4 |

A.8,9 | B.8,8.5 | C.16,8.5 | D.16,10.5 |
2.选择题- (共3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宵”本义为夜晚,算是一个形声字,声旁为“肖”,形旁为“宀”。“宀”表意,它在甲骨文中写作 ,像房屋,表示入夜后人多在屋内。
元宵节是______节日。它原本叫“上元节”,由于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都在晚上,所以人们更加习惯用“元宵”来代替“上元”,表示“上元节的晚上”。元宵之夜,人们会食用象征团圆的“圆子”,因此这种食品也被称为“元宵”。据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之后,一天听到北京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在叫卖元宵,不由“怒发冲冠”,认为“元宵”与“袁消”谐音,很不吉利,于是下令将“元宵”统统改名为“汤圆”。这位短命皇帝不久便驾鹤西去,“元宵”的名称却没有因他而消失,直到今天大家还都这样叫着。
和“宵”字形相近的是“宵”。只要把握住他们形与义之间的关系,识记和区分这两个字就不是难事。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按照一般理解,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文化。① 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是近代以来,② 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非常重要的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系列的文化反思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③ 也有诸多的肯定,④ 更多的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进行理性的清算,⑤ 求厘清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前进的阻碍性所在。以今天的目光来看,⑥ 是对其精华的肯定,⑦ 对其负面因素的清算,目的都不是为了简单地继承或割裂,⑧ 为了把在事实上割不断的传统文化扬弃之后,得以有效的延续,并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A | 既然 | 也 | 虽 | 而这 | / | 不论 | 就是 | 而是 |
B | 而 | 也 | 不过 | 为了 | 为 | 需要 | 也是 | 所以 |
C | 而 | 尤其 | 虽 | 但 | 以 | 不论 | 还是 | 而是 |
D | / | 还 | 不过 | 于是 | 然而 | 必须 | 也是 | 所以 |
3.填空题- (共4题)
4.解答题- (共2题)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