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6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7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迸bèng溅   强聒guā不舍   骈pián进   孕yùn含
B.晕yùn圈  奇崛jué 恹恹yān    沉淀dìan
C.婆娑suō   狭隘yì 酒酿 liàng    深邃suì
D.殷yīn红    亵xiè渎dú    秘决jué 秀颀qí
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我们班长很有工作能力,做起事来察言观色,坦荡如砥
C.柳州“汽车下乡”活动为六县农民展示了各种款式的汽车,真让农民见异思迁
D.有些人对生活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的基本条件。
B.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学生中心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通过阅读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使我认识到人要与动物、环境和谐相处。
D.“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4.
下列文学常识中哪项是错误的。(    )
A.《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文章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
B.《海燕》这篇散文作者是高尔基,俄国作家,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
C.《《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D.《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铭,古代写在书本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2.字词书写(共1题)

5.
抄写下面一段话,要求正确、端正、美观。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催,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马说》对比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小题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_____)(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
(3)比行百里始奋迅(_______)(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______)
【小题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小题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然非精洁则不受。
【小题4】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 冕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小题1】【小题2】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小题3】【小题4】文章第一段的结尾说“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结合上下文,谈谈“精神的不平等”体指的是哪些内容。
【小题5】【小题6】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7】【小题8】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并非凡书皆好”的观点,谈谈怎样对待“读书”这一问题。

6.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50字;3.书写工整。

7.其他(共1题)

1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上网时间、年龄
上网目的
调查
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聊天交友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玩网络游戏
学习、写日记博客
所占
比例
82.9%
70.4%
61%
29.1%
49.8%
40%
58.3%
 
【小题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写两条):

【小题2】根据以上结论,结合自己的体会,向中小学生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