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A.挟着(xié) 食宿(xiǔ) 解剖(pāo) 惟妙惟肖(xiāo) |
B.瞥见(piē) 诘责(jié) 骨髓(suí) 越俎代庖(báo) |
C.祈祷(qǐ dǎo) 累赘(léi zhuì) 吮吸(yǔn xī) 半身不遂(suí) |
D.消弭(mǐ) 跛行(bǒ) 膂力(lǚ) 法家拂士(bì) |
A.杳无消息 门庭若市 辄乱旗靡 抑扬顿挫 |
B.毕恭毕敬 侃侃而谈 味同嚼蜡 百无聊懒 |
C.义正辞严 皮开肉绽 忐忑不安 深恶痛疾 |
D.中流砥柱 有利可援 深居简出 成群接队 |
A.这个人多次在我背后使坏,我和他真是有不解之缘啊。 |
B.大庆的水系四通八达,融会贯通,营造出“百湖之城”的油城景观。 |
C.面对这个让人哑然失笑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面无表情,默不作声。 |
D.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 |
B.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C.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
D.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
A.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
D.我在海上远航过,在空中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威力所吸引了。 |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朵奇葩。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士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 |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和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
C.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
D.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吴军节节败退。后来陆逊被拜为大都督,他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水淹七军,蜀军最终全线崩溃。(《三国演义》)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孟庙的树
孙继权
①远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了。
②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庙的树生长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
③“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的银杏,周身攀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五月间,紫藤结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落尽,银杏看去又像一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
④焚帛池内,一株老槐枯朽得只剩下一绺带状的树皮,缓慢地向枝头输送着养分,高处裂透出一个锅盖大小的树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孟子后裔在祭祀完先祖后,昂头望天,惊喜地从这个树洞中望见了西沉的橘红色的月亮。从此,孟庙中又添一景——“洞槐望月”。
⑤殿前长有两棵古老的桧树,其中一棵的树洞里垂挂出两丛旺盛的枸杞,这便是孟庙中著名的“桧寓枸杞”了。每年秋末,枸杞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摘几粒放入杯中,可品咂出枸杞的甘美和桧树的陈香。
⑥另一处奇景在孟庙东墙外,叫“古柏抱槐”。一株经年古柏苍老得树身只剩下一个外圈儿,恰巧在这个“圈”内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槐树,柏和槐紧密得没有一丝缝隙,像一对紧紧拥抱长久不分的恋人。柏和槐共生共荣,又各自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谁知道这柏中可有槐,槐中可有柏?
⑦孟庙里最多的就是松桧和侧柏。这些柏和桧遍植孟庙的各个角落,给孟庙带来一派森然气象。这些老树有的枝柯干朽,只有顶梢一片苍绿,像擎着一面旗。有的枝叶繁茂,而树顶却枯干了,像舞着一杆戈。再看树身,周身的裂纹呈螺旋状盘绕而上,可是它猛然用力留下的创伤?
⑧我去孟庙是一场大雪后的上午,庙墙的黑瓦上,还残留着没有化掉的雪。众多花喜鹊、灰喜鹊在树上盘旋、鸣叫。地上落满柏子。潮湿的草皮上钻出几朵黑褐色的野蘑菇。阳光透过树隙照射过来,给弥漫寒气的孟庙注入几分温暖。游人很少。在庙中做了多年导游的张慧女士告诉我:孟庙中各种树木共四百三十余株。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年岁远远大于孟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她还告诉我,孟庙中的另一大景观就是这些树上居住着三四千只灰鹭。这些鹭在这儿不知生活多少年了。它专吃活物,以微山湖中的鱼虾为食。成鹭每日往返庙与湖之间,衔鱼叼虾,哺育幼雏,繁衍生息。夏日,游客会不时在柏树下发现一些从树上掉下来的鱼虾,那是灰鹭在饲喂幼鹭时不慎落下的。
⑨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如炬。平缓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⑩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一片绿荫下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⑪两千年前的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都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壤。孟子在他年富力强之时,率弟子在上述国家之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游说活动,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然而,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六十五岁时,孟子退居邹国,教学、著述,终其一生。
⑫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⑬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年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林,荫庇天下。
(选自《人民日报》,2005年1月22日)
【小题1】第②段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的“你”和“我”代指什么?
【小题2】文章标题“孟庙的树”有哪两层含义?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题3】第⑨段引用了孟子的许多名句,请问引用这些名句有什么作用?
【小题4】尽管后来孟子思想成为儒家经典,但当初他的政治抱负也是如“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经历了类似的磨难。请另举一例。
4.作文- (共1题)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小女孩用自己所有的糖果与小男孩所有的石头交换,但小男孩却偷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石头,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甜,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一直在想小女孩是否也藏起了最好的糖果。
这则故事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5.- (共1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
(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小题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乙)文中赞扬了曾子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小题4】结合现实生活,给(甲)文补充两个论据。
【小题5】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