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七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8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7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殷红(yān)   祈祷(qí)  诘问(jié)  锋芒毕露(lòu)
B.惩罚(chéng) 默契(qì)  字帖(tiě)  鲜为人知(xiǎn)
C.粗拙(zhuō)  校补(jiào) 嗥鸣(háo) 锲而不舍(qiè)
D.镐头(gǎo)   气氛(fēn) 谰语(lán)  气冲斗牛(dòu)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暄闹 愧怍 圆体字 妇儒皆知
B.迸溅 猥琐 马嵬坡 沥尽心血
C.矜持 恒古 响午饭 慷慨淋漓
D.屏嶂 宛转 白桦林 鞠躬尽猝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女儿的不礼貌回答,父亲气冲斗牛,恨不得打她一顿。
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C.听了他的话,大家都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D.经过全市人民锲而不舍的努力,“全国文明城市”终于花落新乡。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己亥杂诗》,完成小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人流传。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①其妻之机下,以目承②牵挺③。二年后,虽锥末倒眦④,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⑤,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⑥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⑦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曰:“汝得之矣。”   
(《纪昌学射》)
注:①偃卧:仰面躺下。②承:这里是由下向上注视的意思。③牵挺:织布机的梭子。④眦:眼眶。⑤牖:窗户。⑥浸:渐渐。⑦燕角之弧、朔蓬之簳:燕地牛角做的弓,北地蓬梗做的箭。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尝射于家圃 ②公亦以此自矜   ③释担而立    ④但微颔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尔安敢轻吾射!
2)徐以杓酌油沥之。
【小题3】(甲)文中卖油翁认为陈尧咨“善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体现纪昌射技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文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名著阅读。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1)选段中的“他”指的是主人公: _______,该书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
(2)结合原著,请简述“他”被孙侦探敲诈的经过。
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外面飘起细碎的雪花,路上的行人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步履匆匆地走过。
(2)我和朋友从一家小吃店里出来,在经过公交车站牌的时候,我发现人行道上俯卧着一个双腿严重扭曲、衣服褴褛的乞丐。他的身下铺着一条破烂不堪的毛毯,一条肌肉萎缩的右腿绾着裤腿,径直暴露在寒气中,像是一件用来博取别人同情的道具。
(3)在我们走开的时候,朋友叹息一声说:“那个乞丐很可怜,我在这条路上已经遇到他多次。更可怜的是,他只不过是别人用来赚钱的工具。我们施舍给他的钱,可能他一分也得不到。”是啊,我想,他这样一个双腿严重残疾的人,凭个人的力气,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这里来的。
(4)我忽然想起夏天的时候,在长途汽车站附近遇到一件窝心事。那次,我从淄博返回,刚走出长途汽车站,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黧黑的女子朝我走过来。她告诉我,她在打工时被老板骗了,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她想买一张回老家的车票,还差4元钱。当时,我几乎没有犹豫,便从包里掏出一张5元的纸币。半个月之后,我却在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门口又遇见她。
(5)此刻,我和朋友走出不远,从后面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喊声:“两位师傅,请等一下。”
(6)我们诧异地停下步子,转身往后面看,一件更加令我们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刚才俯卧在地的乞丐,居然朝我们追赶过来。这时候,我才发现,那个乞丐的身体其实是附在一块木板上的,在木板的两侧各安装了两个轴承。这样,他用戴着手套的双手撑地,双手往后一把,他的身体就朝前“行走”一步。
(7)我们见他吃力的样子,便朝他迎过去。
(8)他嗫嚅地问道:“两位师傅,能否帮俺一个忙?”
(9)我疑惑地问道:“我们能帮你什么呢?”
(10)乞丐褪下满是污渍的手套,费了好大劲,才从破旧的棉衣里面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条和一个塑料袋,里面盛着一些零币。
(11)他用手指了指旁边的那家邮政储蓄所银行,对我们说:“麻烦二位师傅帮俺往家汇点钱,好吗?”
(12)我笑着问:“难道你不怕我们将钱骗走?”
(13)乞丐裂开嘴笑了,说:“俺守在这儿多半天了,认准你俩是好人,决不会骗俺的。”
(14)随后,他抬起手臂,把那个盛满散币的塑料袋递给我们说:“这是152块钱,你们帮俺汇150块,另外两块是手续费。”
(15)朋友在旁边问:“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回家,还要在外面乞讨呢?”
(16)乞丐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继续而伤感地说:“俺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俺的父亲死的早,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也都是先天性的残废,比俺还要厉害。俺若待在家里,母亲就没有一点指望。后来,俺就让几位老乡把俺带出来,这样,俺可以为家里减少一点负担。”
(17)听到这儿,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我没再犹豫,跟朋友一起朝那家邮政储蓄银行走去。我在填写汇款单的时候,朋友拿出50元钱对我说:“咱给他凑个整数吧,也算是对他母亲的一点心意。”
(18)当我们把那些零币递给汇兑员时,她用诧异的眼神打量着我俩。我跟她解释之后,她才把眼光从我们身上移开,埋头核对桌上的那一堆零币。
(19)我们从邮政储蓄银行里出来,将汇款的凭据给那个乞丐。离开的时候,我提醒他说:“你以后再往家里汇钱的时候,应该找一个熟识的人,否则很容易吃亏。”
(20)乞丐感激地笑了,说:“俺相信天下还是好人多。他们也都像您一样,从来没有骗过俺。”
(21)在返回的路上,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那个乞丐的身影。
(作者:骄友田,有删改)
【小题1】阅读第(5)~(20)段,完成下面表格。
段 落
 (5)~(7)
(8)~(14)
 (15)~(18)
(19)~ (20)
 
故事情节
 
乞丐叫住我们
 
A
听了乞丐的遭遇后帮他多汇了50元
将汇款凭据给
乞丐并提醒他
“我”的
感情变化
惊讶
B
C
关心
 
【小题2】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题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嗫嚅地问道:“两位师傅,能否帮俺一个忙?”
【小题4】文中的乞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小题5】这篇文章缺少题目,以下题目中你喜欢哪一个?请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帮乞丐汇款》 B《雪天的温暖》 C《别样的信任》

5.综合性学习(共2题)

8.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表现在结构上,讲究疏密、向背、奇正等的辩证统一。字形小的,笔画要伸展开去,变小为大;字形大的,______,疏的字,点划要肥,可化疏为密;密的字,_____,经过这样的处理就消除了由于字形本身所造成的大小悬殊,疏密不均的毛病,而取得整体的和谐统一之美。
9.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下面是对100名初中生阅读名著情况的调查结果,请按提示完成调查分析。
 
《西游记》
《水浒》
《鲁滨逊漂流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过原著的
24人
28人
56人
48人
看过影视的
98人
83人
21人
16人
 
 
 
 
 
 
1)从表中看,初中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的不同点有:
2)从上表看,初中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你所在的班级计划当日下午两点在教室内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作为班长,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教语文的文老师参加这次班会。你会怎样对文老师说?

6.作文(共1题)

10.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记忆中你最美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有的人选择为生活而拼搏;有的人选择为梦想而努力;有的人选择放弃;有些选择也许是迫于无奈……当面临选择的时候,你准备好了么?
请以“我选择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现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