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70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31

1.单选题(共8题)

1.
检验4个工件,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作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作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工件是(  )
A.﹣3B.﹣1C.2D.5
2.
下列各数|﹣2|,﹣(﹣2)2,﹣(﹣22),-24中,负数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3.
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a﹣b<0B.a+b>0C.ab<0D.
4.
|﹣5|的相反数是(  )
A.﹣5B.5C.D.﹣
5.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等于其本身,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零 D. 负数
6.
设[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2.7] =2,[-4.5] =-5;计算[3.2] + [-6.5] 的值为(    )
A.-2B.-3C.-4D.-5
7.
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  )
A.17B.7C.﹣17D.﹣7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负分数一定是负有理数;②自然数一定是正数;③﹣π是负分数;④a一定是正数;⑤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A.1个B.2个C.3个D.4个

2.填空题(共10题)

9.
绝对值不大于4的所有整数有_____个.
10.
 ,则的值是_________.
11.
已知有理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a+|a-1|=__________.
12.
比较数的大小:  _____ 
13.
–1的倒数是__________.
14.
已知|x|=5,y2=1,且>0,则x﹣y=_____.
15.
亚洲陆地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将4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16.
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计算程序,当输入的x的值为5,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
17.
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同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成,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7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10个三角形,…依此规律,第(100)个图案有___________________个三角形.
18.
若a 、b互为相反数,c、d 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为2,则代数式的值为 .

3.解答题(共9题)

19.
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是圆片的直径.

(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数(填“无理”或“有理”),这个数是______;
(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
(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5,+4,+3,-2当圆片结束运动时,A点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点A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20.
某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表:
与标准质量的差值(单位:g)
﹣5
﹣2
0
1
3
6
袋  数
1
4
3
4
5
3
 
(1)20袋袋装食品中,最重的一袋比最轻的一袋重多少克?
(2)样品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还是少?多或少几克?
(3)标准质量为420克,则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21.
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有理数为a,将点A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与点B重合,点B对应的有理数为﹣24.
(1)求a;
(2)如果数轴上的点C在数轴上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距B点8个单位长度,那么移动前的点C距离原点有几个单位长度?
22.
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并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4),4,0,﹣|﹣2.5|,﹣(﹣3).
23.
计算:
(1)
(2)
(3
(4)
(5)
(6).
24.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2.4,,0,,-(-2.28),3.14,,8%,2.343343334…,
正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25.
(本题12分)如果规定符号“”的意义是,比如31=32-1=8,23=32+2="1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4(-1)
(2)(-3)2
(3)(-3)(-2)+4(-1)
26.
观察下列两个等式:,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的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b为“共生有理数对”,记为,如:数对,都是“共生有理数对”.
数对中是“共生有理数对”的是______;
是“共生有理数对”,则______“共生有理数对”填“是”或“不是”
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共生有理数对”为______;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共生有理数对”重复
是“共生有理数对”,求a的值.
27.
观察下列两个等式:2−=2×+1,5−=5×+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a−b=ab+1的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b为“共生有理数对”,记为(a,b),如:数对(2,),(5,),都是“共生有理数对”.
(1)判断数对(−2,1),(3,)是不是“共生有理数对”,写出过程;
(2)若(a,3)是“共生有理数对”,求a的值;
(3)若(m,n)是“共生有理数对”,则(−n,−m)“共生有理数对”(填“是”或“不是”);说明理由;
(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共生有理数对”为(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共生有理数对”重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0道)

    解答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