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选择题- (共2题)
9.
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为了借一本书看,他给人拉了一上午的磨;本村的书不够看,他就去周围村子借。少年时,曾被挡在校门外,但他坚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自学了全部中学课本。后来,还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今,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只要坚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方法
③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④坚持学习,掌握知识,能丰富和完善自己
10.
材料:2015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大力宣传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五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落实。使“12•4”进一步成为开展法制宣传,营造法治氛围的重要载体和舞台。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填空题- (共7题)
4.解答题- (共8题)
19.
探究: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与这两点对应的数的关系.

(1)如果点A表示数5,将点A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如果点A表示数﹣2,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2)发现:在数轴上,如果点M对应的数是m,点N对应的数是n,那么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 (用m、n表示,且m≥n).
(3)应用:利用你发现的结论解决下列问题: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P与Q之间的距离是3,则x= .

(1)如果点A表示数5,将点A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如果点A表示数﹣2,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2)发现:在数轴上,如果点M对应的数是m,点N对应的数是n,那么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 (用m、n表示,且m≥n).
(3)应用:利用你发现的结论解决下列问题: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P与Q之间的距离是3,则x= .
23.
某班抽查了10名同学的期末成绩,以80分为基准,超出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的结果如下:+8,-3,+12,-7,-10,-3,-8,+1,0,+10.
(1)这10名同学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
(2)10名同学中,低于80分的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3)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1)这10名同学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
(2)10名同学中,低于80分的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3)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7道)
解答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