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阻遏(è) 绥靖(suí)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ǎng) |
B.竹篙(gāo) 寒噤(jìn) 仄歪(zé) 颠沛流离(diān) |
C.舀水(yǎo) 狭隘(ài) 癖好(pǐ) 言简意赅(gāi) |
D.祈盼(qǐ) 憬悟(jǐng) 眸子(móu) 晴天霹雳(lì) |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高屋建瓴 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 秋风飒飒 |
B.莫名其妙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气势磅薄 |
C.大廷广众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精疲力竭 |
D.缭绕不绝 不可明状 从容不迫 触目伤怀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华鼓动大家到仓库里抢夺粮食,整个仓库的存粮最终荡然无存。 |
B.他不断向老师请教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C.无论到哪里,像她那样博学多识的主持人都属于凤毛麟角。 |
D.学校组织了一次绝活大赛,同学们的表现令他感到大跌眼镜。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5年,秦俑博物馆展出了2900年前出土的珍贵文物。 |
B.十年过去了,我有看到了阔别已久的乡亲和熟悉亲切的乡音。 |
C.经过老王的百般解释,他的怒火才逐渐平息。 |
D.小明有时遭人白眼,有时受人青睐,他从中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情。 |
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河边上有个小村庄。
②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把村里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③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雾。
④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许多芦苇。
⑤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①河边上有个小村庄。
②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把村里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③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雾。
④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许多芦苇。
⑤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A.④—③—②—①—⑤ | B.④—②—①—③—⑤ |
C.④—①—⑤—②—③ | D.④—①—③—②—⑤ |
6.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B.孙犁,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有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 |
C.苏轼,字东坡居士,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D.朱自清,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春》《匆匆》《欧游杂记》。 |
7.
下列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有时) |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 |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独一无二) |
D.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极)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边的习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⑴月色入户 ⑵念无与为乐者
⑶遂至承天寺 ⑷但少闲人
(2)翻译下列句子。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文章结尾“闲人”二字,深刻凝炼。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对“闲人”二字含义的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⑴月色入户 ⑵念无与为乐者
⑶遂至承天寺 ⑷但少闲人
(2)翻译下列句子。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值冬初,寒意森森,“解衣欲睡”,看到月光,便“欣然”起行。“欣然”二字,写透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寂寞抑郁之情。 |
B.“念”字写出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作者也许在想:在这贬居的寂寞中,又有谁能与我共同赏月、不至辜负如此良夜呢? |
C.作者写月色,不着一“月”字,只通过巧妙设喻,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 |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小题1】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3】结合选文,说说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超过20字)
【小题4】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小题1】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3】结合选文,说说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超过20字)
【小题4】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信 任
晚上,我搭乘火车,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了四人同室的软卧票。
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①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攀谈之下,知道她是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
她说:
“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
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
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
②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颔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火车开动不久,稽查员进来了。依据惯例,她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稽查员笑了笑,便走了出去。
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
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快步走了出去。毫不客气地向稽查员提出了投诉:
“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
稽查员说:
“对不起,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
“万一出什么事,谁负责!”老编辑生气地说。
“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
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妇人的表情,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
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
早上,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眸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
“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
老编辑一张脸涨得通红通红的,说:
“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
女人微笑着说:
“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节选自《读者》2014年23期,有删改)
【小题1】请谈谈这篇文章为何以“信任”作为题目?
【小题2】当老编辑生气投诉的时候,稽查员为什么表现的非常淡定?
【小题3】结合语境,分析品味下列句子。
(1)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
(2)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
【小题4】文中主要讲述的是老编辑和女人之间故事,为什么结尾却说给“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小题5】文中①②处都属于外貌描写,这两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信 任
晚上,我搭乘火车,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了四人同室的软卧票。
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①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攀谈之下,知道她是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
她说:
“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
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
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
②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颔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火车开动不久,稽查员进来了。依据惯例,她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稽查员笑了笑,便走了出去。
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
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快步走了出去。毫不客气地向稽查员提出了投诉:
“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
稽查员说:
“对不起,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
“万一出什么事,谁负责!”老编辑生气地说。
“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
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妇人的表情,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
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
早上,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眸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
“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
老编辑一张脸涨得通红通红的,说:
“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
女人微笑着说:
“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节选自《读者》2014年23期,有删改)
【小题1】请谈谈这篇文章为何以“信任”作为题目?
【小题2】当老编辑生气投诉的时候,稽查员为什么表现的非常淡定?
【小题3】结合语境,分析品味下列句子。
(1)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
(2)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
【小题4】文中主要讲述的是老编辑和女人之间故事,为什么结尾却说给“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小题5】文中①②处都属于外貌描写,这两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4.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