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48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4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是
A.点A和点CB.点B和点D
C.点A和点DD.点B和点C
2.
随着我国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消费、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高达2135亿元.将数据“2135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2.135×1011B.2.135×107C.2.135×1012D.2.135×103
3.
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0.67596(精确到0.01)≈0.68B.近似数169.8精确到个位,结果可表示为170
C.近似数是精确到百分位D.近似数0.05049精确到0.1,结果可表示为0.1
4.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单项式,属于同类项的一组是
A.B.C. 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项式的系数是5,没有次数B.多项式a+1与ab-1的次数相等
C.若a+b=0,则ab<0D.若a2=b2,则a=b或a+b=0
6.
下列说法:①如果∠1+ ∠2+∠3=180°,那么∠1,∠2,∠3三个角互为补角;②如果∠A+ ∠B=90°,那么∠A与∠B互为余角;③“对顶角相等”成立,反之“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也成立;④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⑤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正确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

2.填空题(共2题)

7.
如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6cm,宽为4cm,从长方形纸片中剪去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卡片,那么余下的两块阴影部分的周长之和是_______.
8.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于点O,∠EOD=56°23′,则∠BOC的度数为________.

3.解答题(共7题)

9.
计算:
(1)
(2)
(3)
10.
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一条东西向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如下:(单位:km)
+15,-2,+5,-3,+8,-3,-1,+11,+4,-5,-2,+7,-3,+5
(1)请问,收工时检修小组距离A地多远?在A地的那一边?
(2)若检修小组所乘汽车的平均油耗是7.5升/100km,则汽车在路上行走大约耗油多少升?(精确到0.1升)
11.
网上办公,手机上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县某通信公司为普及网络使用,特推出以下两种电话拨号上网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
收费方式一(计时制):0.05元/分;
收费方式二(包月制):50元/月(仅限一部个人电话上网);
同时,每一种收费方式均对上网时间加收0.02元/分的通信费.
某用户一周内的上网时间记录如下表:
日期
上网时间(分钟)
星期一
35
星期二
40
星期三
33
星期四
50
星期五
34
星期六
40
星期日
48
 
(1)计算该用户一周内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
(2)设该用户12月份上网的时间为小时,请你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该用户所支付的费用.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如果该用户在一个月(30天)内,按(1)中的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计算,你认为采用哪种方式支付费用较为合算?并说明理由.
12.
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BM的长.(请同学们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再解答该问题.)
13.
有这样一道题:先化简,再求值:,其中.小明同学在抄题时,把“”错抄成“”,但他计算的结果却是正确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先正确解答该题,然后说明理由.
14.
如图点E在直线DF上,点B在直线AC上,若∠AGB=∠EHF,∠C=∠
A.
试说明:∠A=∠
B.
请同学们补充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空(理由或数学式).

解:∵∠AGB=∠DG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B=∠EHF(已知)
∴∠DGF=∠EHF(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已知)
∴(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知识链接:
“转化、化归思想”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转化、化归”通常可以实现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1)问题背景:已知:△ABC.试说明:∠A+∠B+∠C=180°.
问题解决:(填出依据)
解:(1)如图①,延长AB到E,过点B作BF∥AC.

∵BF∥AC(作图)
∴∠1=∠C( )
∠2=∠A( )
∵∠2+∠ABC+∠1=180°(平角的定义)
∴∠A+∠ABC+∠C=180°(等量代换)
小结反思:本题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转化成了一个平角,利用平角的定义,说明了数学上的一个重要结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2)类比探究:请同学们参考图②,模仿(1)的解决过程试说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3)拓展探究:如图③,是一个五边形,请直接写出五边形ABCDE的五个内角之和∠A+∠B+∠C+∠D+∠E=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