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A.蚌埠(bàng) 矜持(jīn) 缴械(jiǎo) 推搡(sǎng) |
B.积攒(zǎn) 蔑视(miè) 筹划(chóu) 调剂(tiáo) |
C.执拗(niù) 针黹(zhǐ) 腼腆(diǎn) 焦灼(zhuó) |
D.折衷(zhé) 聘请(pìn) 诉讼(sòng) 踮脚(diàn) |
A.遍稽群籍 深居减出 鸡毛蒜皮 万恶不赦 |
B.有例可援 痛心急首 翻天覆地 忐忑不安 |
C.倾家荡产 充耳不闻 凛然生畏 一窍不通 |
D.越俎代庖 必恭必敬 才疏学浅 侃侃而谈 |
A.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
B.诗句“石破天惊逗秋雨”创设出神奇绝妙的意境,确是妙手偶得。 |
C.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篇行云流水、洋洋洒脱的文章。 |
D.言及设计,顾先生侃侃而谈,与其争辩的外国专家心悦诚服。 |
①前不久,前江地区山洪 ,致使公路堵塞,桥梁冲毁,交通瘫痪。
②张教授把分散在各处的资料卡片 在一起,加以分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③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明确指出,对于乱收费的现象,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这种现象。
A.爆发 收集 禁止 | B.暴发 收集 制止 |
C.爆发 搜集 制止 | D.暴发 搜集 禁止 |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
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 |
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
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学校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遵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 B.④③①②⑤ | C.④①②⑤③ | D.④②⑤③① |
A.《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节选部分通过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和友谊,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
B.话剧《陈毅市长》的作者是当代剧作家沙叶新,课文在成功塑造陈毅和齐仰之的形象中,个性化的语言起了重要作用。 |
C.《江村小景》,作者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诗人、剧作家。这幕独幕剧通过一个家庭中兄弟互相残杀的故事,抨击了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控诉了战争的罪行。 |
D.《一厘米》这篇课文是百集电视连续剧《咱老百姓》的节选,所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服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乙】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①,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②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
【注】①季世:末代。②弭:平息,消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牺牲玉帛:_______ (2)齐师败绩:__________
(3)小惠未徧:_______ (4)乃自刎以死国:__________
(5)夙夜筹谋:_______ (6)小信未孚: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
【小题3】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巴蔓子将军?
【小题4】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 |
B.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 |
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 |
D.曹刿的“肉食者鄙”、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一只茶杯
孙道荣
(1)看来,这一回是动真格的了。
(2)在县领导班子“ 比作风,找差距,树新风”的会议上,班子成员们互相开炮,相互找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为不过是又一次走过场,没想到,这次来真的了。从网上公开的视频来看,班子成员们互相批评时,真的是一点不留情面,有的批评还相当尖锐。
(3)最让网民们解气的是,刘副县长对黄四黄县长的点名批评:“每次开会,都是秘书帮你拎包,帮你把茶杯放好,你知道不知道,你这个做派,就是一种官僚作风,干部群众对此非常不满,影响很不好!”
(4)网上一片点赞。现在的领导,皮包有人拎,茶杯有人端,雨伞有人撑,车门有人开,一个个养尊处优,跟个老爷似的。久而久之,人们差不多已经见怪不怪了。
(5)这个刘副县长,真是太勇敢了,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要知道,这可是在县领导班子会上;而且,据说市里和省里都有领导参加,现场监督;最厉害的是,这回还第一次全程网络录播,全县的老百姓,都眼睁睁看着呢。
(6)黄县长当场低下了头,擦着脸上的汗。
(7)记者还不肯放过,又给黄县长面前的茶杯,来了个特写,定格了整整5分钟。
(8)这条视频的点击率,眨眼之间过百万,评论无数,一边倒的对黄县长这种连茶杯都要秘书帮着放好的官僚作风和习气,展开了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要求黄县长必须向全县人民郑重道歉;有人声泪俱下地哭诉,黄县长的种种霸道行径;一个名叫骷髅的网民最活跃,连发尖锐评论,甚至要求黄县长立即下课,引起一片赞叹。
(9)网上舆论一边倒,且有失控的危险。黄县长的日子,不好过了。
(10)就在网上一片群情激奋的时候,网民骷髅忽然又提出一个细节,他说,大家注意到了没有,黄县长的茶杯,竟然是一个罐头瓶子!
(11)真的是这样吗?光顾着愤怒了,还真没注意。网民们回头去看视频中那个茶杯的特写。看清楚了,茶杯真的是一个普通的罐头瓶子,肚子圆鼓鼓的,杯壁上,还结了一层厚厚的茶垢,显得又土,又旧,又老气,又肮脏。
(12)网民们呆住了。一个堂堂的县长,怎么会用这样的杯子喝茶?!
(13)有人怯怯地说,看来黄县长还是蛮朴素的。不少人附和,没错,现在哪个当官的,不是戴名表,穿名牌,抽名烟啊,咱们的黄县长能用这样的茶杯喝水,说明他至少艰苦朴素。舆论的风向,悄悄的转变。
(14)但网民骷髅显然不肯就此罢休,他激动地说,你们别被表面现象迷住了眼睛,茶杯不过是一个容器而已,关键的是里面的茶叶,贪官喝的茶叶,动辄几千几万一斤。网民骷髅一针见血地指出,黄县长弄个罐头瓶子当茶杯,也许不过是作秀,是幌子。
(15)现在有的贪官,什么鬼点子都使得出,比如把茅台装在矿泉水瓶子里。那么,黄县长的罐头杯里,到底泡的是什么茶呢?这引起网民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又纷纷回头去看那个定格的特写镜头。感谢那名记者,很专业,拍得很清晰,杯子里面的茶叶,清晰可见,叶片很大,不少叶片还连着粗粗的茶梗。
(16)网民们彻底惊呆了,这哪是茶叶啊,就是工地上的民工泡的茶梗啊。这,就是县长每天喝的茶吗?
(17)沉默。继续沉默。突然,网上的评论像火山一样再次爆发,几乎所有的人都向黄县长发出了点赞。
(18)大街上的人也奔走相告:你们知道吗,咱们的黄县长是个难得的大清官啊,他喝茶的杯子竟然是一个罐头瓶子,茶叶更是那种最便宜的大梗茶。竟然还有人污蔑咱们的黄县长,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
(19)网民骷髅发出了最后一条信息,向大家表达深深的歉意后, 就灰溜溜地下线了。
(20)贾主任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关了电脑,走出县政府办公室。这一天,真是太惊心动魄了,好在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自己必须再起一个网名了,叫什么呢?贾主任摇摇头,明天再说吧。
(21)见贾主任最后一个走出大院,门卫老赵关上了政府大院的门。他端起桌上一只亮锃锃的骨瓷茶杯,对着贾主任的背影,美滋滋地呷了一口,心里默默地想,贾主任真是好人啊,拿这么好的茶杯换走了自己那个用了二十多年的罐头杯子。
(22)路灯将贾主任的影子,拉得越来越长。
(《语文教学与研究 读写天地》2016.3)
【小题1】文章多次提到那个茶杯的特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大街上的人也奔走相告:你们知道吗,咱们的黄县长是个难得的大清官啊。”黄县长是一个好官吗?请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
【小题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贾主任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关了电脑,走出县政府办公室。
【小题4】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述理由。
“望梅”能否止渇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我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雫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消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目,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会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光明日报》,作者詹欢欢)
【小题1】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小题2】“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
【小题3】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
在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小题4】王老师参加镇江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