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6题)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的洞穴不豪华,很粗糙。 |
B.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
C.蟋蟀的住所远胜于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
D.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
14.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C.台儿庄战役胜利 |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23.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洛《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国民革命北伐 |
B.朱、毛会师井冈山 |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
25.
(题文)***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
26.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 B.红军长征 | C.北伐战争 | D.抗日战争 |
2.单选题- (共1题)
27.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28.
阅读题。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选自《战争与和平》)
(1)文中的“他”是谁?
(2)概括文中他的故事。
(3)概括这件事中体现的他的性格特征。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选自《战争与和平》)
(1)文中的“他”是谁?
(2)概括文中他的故事。
(3)概括这件事中体现的他的性格特征。
4.名著阅读- (共29题)
42.
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红军一共爬过______座山脉,渡过______条河流,经过_______省份,占领过_______座大小城市,突破____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_____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答:红军一共爬过______座山脉,渡过______条河流,经过_______省份,占领过_______座大小城市,突破____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_____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49.
孔雀蛾是一种_____________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________________,全身披着________________的绒毛,它们靠吃___________为生。
54.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以及广大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经济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55.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__________;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__________,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__________,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
56.
《红星照耀中国》的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真实人的种种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____________(全书是按作者行程见闻,以时间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区-红区保安-红军前线-再回保安-回到白区(西安))。
(白区-红区保安-红军前线-再回保安-回到白区(西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6道)
单选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