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2分)
A.他讲的故事总是特别吸引人,尤其是鬼故事,真是危言耸听! |
B.据说老张虽然有钱,但为人一点都不大方,锱铢必较。 |
C.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偷玉米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
D.母亲在平时生活中极具责任心的言行对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
2.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
D.这几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默写。(15分)
(1)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王湾)
(2)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3)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王湾)
(4)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杜牧)
(5)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杜牧)
(6)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浣溪沙》苏轼)
(7)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苏轼)
(8) ,不亦君子乎?(《论语》)
(9)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
(10)及反,市罢, 。(《郑人买履》韩非子)
(11) ,则不复也。(《论语》)
(12)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语》)
(14)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花》冰心)
(15)舟止, (《刻舟求剑》)
(1)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王湾)
(2)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3)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王湾)
(4)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杜牧)
(5)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杜牧)
(6)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浣溪沙》苏轼)
(7)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苏轼)
(8) ,不亦君子乎?(《论语》)
(9)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
(10)及反,市罢, 。(《郑人买履》韩非子)
(11) ,则不复也。(《论语》)
(12)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语》)
(14)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花》冰心)
(15)舟止, (《刻舟求剑》)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4.
往事依依(节选)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
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
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
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
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
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
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
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
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
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
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2】选段第一句的“雕镂”一词改为“留下”好不好?为什么?(2分)
【小题3】两位老师的讲课分别对“我”有怎样的影响?(2分)
【小题4】仿照文段中描写老师的方法,写写你熟悉的老师讲课时的动作或神态。(2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
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
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
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
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
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
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
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
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
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
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2】选段第一句的“雕镂”一词改为“留下”好不好?为什么?(2分)
【小题3】两位老师的讲课分别对“我”有怎样的影响?(2分)
【小题4】仿照文段中描写老师的方法,写写你熟悉的老师讲课时的动作或神态。(2分)
4.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