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指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
B.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 |
C.我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
D.他学习认真是出了名的,每天都是忘乎所以地学到深夜。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此时大批外地游客就会慕名前来。 |
B.我们要想实现中国梦,就需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
C.在根雕艺术节上,使惟妙惟肖的大鹏展翅根雕特别引人注目。 |
D.中国青少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
3.
周末,几位同学相约去郊外游玩,去哪?下面是他们的交流发言,请选择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刚说:“溧水的景区太多了,有鬼斧神工的天生桥;有碧波荡漾的东屏湖;有山水秀丽的无想山等……真不知去哪?” |
B.小安在喃喃自语:“去崔嵬的小山峡?还是天然氧吧无想山呢?” |
C.“去一个有山有水的景区吧!”小明说,“就去无想山吧!” |
D.“对,去寻找作家周邦彦在‘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中描述的风景吧!”小佳也赞同说。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于漪的《往事依依》(节选),完成题目。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小题1】第①段中划线词 “搜索枯肠”用得好,说说理由。
【小题2】小屋里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小时候的“我”为什么竟能百看不厌?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小题1】第①段中划线词 “搜索枯肠”用得好,说说理由。
【小题2】小屋里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小时候的“我”为什么竟能百看不厌?
4.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