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日前 ,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中国航天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
②日本政府各部门和政府机构近期公布了一系列令小泉内阁振奋的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复苏的力度正 增强。
③今年1至8月,仅在港岛区已发生1912宗涉及有人受伤的交通意外。在这些交通意外中,52%是由于行人 导致的。
①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日前 ,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中国航天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探测。
②日本政府各部门和政府机构近期公布了一系列令小泉内阁振奋的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复苏的力度正 增强。
③今年1至8月,仅在港岛区已发生1912宗涉及有人受伤的交通意外。在这些交通意外中,52%是由于行人 导致的。
A.披露 日见 忽略 | B.透露 日渐 疏忽 |
C.透露 日见 疏忽 | D.披露 日渐 忽略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在期中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同学们在复习中积极发现并弥补各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缺漏。 |
B.秋天的无锡,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 |
C.能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关键在于博览群书。 |
D.在沈老师耐心地指导下,让张爱嘉同学成功地制作出了一盏孔明灯。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小题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三、四句所呈现的画面。
【小题2】从“一点萤”到“满河星”,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小题1】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三、四句所呈现的画面。
【小题2】从“一点萤”到“满河星”,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
(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②蚤:通“早”。③昧爽:拂晓,黎明。④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⑤罹(lí)遭遇祸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屠人货肉归____
②瞰担上肉____
③随屠尾行数里____
④仰首细审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②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小题3】[甲][乙]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小题4】[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小题5】[甲][乙]两文的最后一段都是什么表达方式?都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小题6】[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
(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②蚤:通“早”。③昧爽:拂晓,黎明。④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⑤罹(lí)遭遇祸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屠人货肉归____
②瞰担上肉____
③随屠尾行数里____
④仰首细审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②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小题3】[甲][乙]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小题4】[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小题5】[甲][乙]两文的最后一段都是什么表达方式?都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小题6】[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5.名著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转把他一片虚词,当了真实,道:“贤驸马,你怎的认识这和尚是驮公主的老虎?”那妖道:“主公,臣在山中,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与他同眠同起,怎么不认得?”国王道:“你既认得,可教他现出本相来看。”怪物道:“借半盏净水,臣就教他现了本相。”国王命官取水,递与驸马。那怪接水在手,纵起身来。走上前,使个“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将一口水望唐僧喷去,叫声:“变!”那长老的真身,隐在殿上,真个变作一只斑斓猛虎。
(1)选段中“那怪”是什么怪?“公主”指的是谁?
(2)唐僧被妖怪变成斑斓猛虎,白龙勇战妖怪,负伤撤退,八戒又打不过妖怪,此时悟空和沙僧身在何处?后来如何转化危机?
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转把他一片虚词,当了真实,道:“贤驸马,你怎的认识这和尚是驮公主的老虎?”那妖道:“主公,臣在山中,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与他同眠同起,怎么不认得?”国王道:“你既认得,可教他现出本相来看。”怪物道:“借半盏净水,臣就教他现了本相。”国王命官取水,递与驸马。那怪接水在手,纵起身来。走上前,使个“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将一口水望唐僧喷去,叫声:“变!”那长老的真身,隐在殿上,真个变作一只斑斓猛虎。
(1)选段中“那怪”是什么怪?“公主”指的是谁?
(2)唐僧被妖怪变成斑斓猛虎,白龙勇战妖怪,负伤撤退,八戒又打不过妖怪,此时悟空和沙僧身在何处?后来如何转化危机?
6.语言表达- (共1题)
10.
下列语句的顺序已被打乱,其调整后的正确句序应为:________
①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自身受到食肉动物袭击的原因。
②鹅见了生人就会大叫的特点来源于其生物习性。
③长期以来,农家喜养鹅守夜看门。
④当然,鹅的警觉性还表现为容易受惊吓、易惊群等。
⑤在进化过程中,鹅形成了警觉性高、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的特点。
⑥特别在夜晚,稍有响动鹅群就会高声鸣叫。
①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自身受到食肉动物袭击的原因。
②鹅见了生人就会大叫的特点来源于其生物习性。
③长期以来,农家喜养鹅守夜看门。
④当然,鹅的警觉性还表现为容易受惊吓、易惊群等。
⑤在进化过程中,鹅形成了警觉性高、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的特点。
⑥特别在夜晚,稍有响动鹅群就会高声鸣叫。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