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乐观。 |
B.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中。 |
C.近两年,各种类型的新金融模式在“互联网+”大格局中一路高歌猛进。 |
D.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为时代风向标和立言者的文学,使命重大、责无旁贷。 |
2.
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 )
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②法律具有强制性
③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④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桂州腊夜①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②。
雪声偏旁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③。
二年随骠骑④,辛苦向天涯。
【注释】①本诗是唐代诗人荣昱的一首五律,写于作者到桂州第二年岁暮。桂州:唐代州名,今广西桂林。②赊:遥远。③碎花:喻指灯花。④骠(piào)骑:飞骑,也用于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史李昌巙。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寒梦不离家”中“寒”字的表达效果。
(3)本诗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颔联或颈联,举出一例,并分析诗人流露的情感。
桂州腊夜①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②。
雪声偏旁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③。
二年随骠骑④,辛苦向天涯。
【注释】①本诗是唐代诗人荣昱的一首五律,写于作者到桂州第二年岁暮。桂州:唐代州名,今广西桂林。②赊:遥远。③碎花:喻指灯花。④骠(piào)骑:飞骑,也用于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史李昌巙。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诗人从万里回到故乡,直坐到三更已尽。 |
B.三、四两句中诗人勉强入睡,可是睡不安稳,进入了一种时梦时醒的朦胧境地。 |
C.五、六两句写了诗人梦醒后再不能入睡时的所见所闻。 |
D.最后一联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束全诗。 |
(3)本诗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颔联或颈联,举出一例,并分析诗人流露的情感。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余,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谷?”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选自《史记.晋世家第九》)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重耳去之楚( ) ②请辟王三舍( )
③居楚数月( ) ④从者皆国器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以报寡人
【小题2】请根据要求,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晋 公 子 贤 而 困 于 外 久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⑴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小题4】简要概括楚成王是怎样的人。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余,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谷?”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选自《史记.晋世家第九》)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重耳去之楚( ) ②请辟王三舍( )
③居楚数月( ) ④从者皆国器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以报寡人
A.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 B.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
C.以啮人(《捕蛇者说》) | D.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
晋 公 子 贤 而 困 于 外 久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⑴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小题4】简要概括楚成王是怎样的人。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荷叶的自洁效应
祁云枝
①你凝望过雨中的荷叶吗?无论多么猛烈的暴雨,打落在荷叶身上,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旦“玉盘”稍稍倾斜,便不见了雨水的影子。用手摸一下荷叶,除低凹的中心,叶子竟然是干燥的,仿佛倾盆大雨根本就没有降落在它的身上。即使没有下雨,荷叶表面也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荷叶上滴几滴黏度很强的胶水,胶水也不能粘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且不留痕迹。能够拥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只因为荷叶能够“自洁”!
②按说,荷叶是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沾染上污渍的,为什么荷叶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滑得让灰尘“站不住脚跟吗”?恰恰相反,荷叶能够自洁,是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可能会颠覆我们对于洁净的日常认识。
③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荷叶的表面上布满了许多微小的蜡质“乳突”,每个乳突的直径是8-10微米,高低略有不同,乳突间距约10-12微米。而每个乳突是由许许多多直径约为200纳米的细小突起组成的。
④前面对于蜡质乳突的说法似乎有点枯燥,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荷叶的表面上犹如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在每个“小山包”上,又布满了绒毛状的小小“碉堡”。虽说是“山包”和“碉堡”,但这种结构,我们用肉眼甚至借助普通显微镜,是根本看不到的。
⑤由于“小山包”之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的地方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当外形尺寸相对较大的雨滴(直径通常为几毫米,1毫米=1000微米)降落在叶面上后,不仅与叶面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而且只能同叶面上“碉堡”处的凸顶形成点接触,——此情此景,是不是有点儿类似于水珠站在了密密麻麻的针尖上?
⑥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共同组建了荷叶表面的疏水层。在“碉堡”顶上“悬空而立”的雨点,由于自身表面的张力作用,形成了球状水珠,水球在滚动的过程中顺道儿吸附灰尘。因此,只要稍稍倾斜,水珠就会附带尘埃滚落。这,就是著名的“荷叶效应”——因为粗糙,所以干净——是不是颇具颠覆性?
⑦自洁,不仅令荷叶美观,而且有利于防止大气中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对荷花而言,这种结构还提高了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
⑧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或玻璃上,不但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把这种材料运用于织物,能让织物不沾液体(包括水、油、菜汁、果汁、墨水、酱油等),从而减轻洗衣负担,而且不会改变织物的纤维强度、透气性、皮肤亲和性等原有性能。
【小题1】【小题2】第①段写雨打荷叶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荷叶“出淤泥而不染”有什么作用?
【小题3】【小题4】第③④两段均在说明“蜡质乳突”,但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段加以分析。
【小题5】【小题6】为了说明“荷叶的自洁效应”,作者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荷叶的自洁效应
祁云枝
①你凝望过雨中的荷叶吗?无论多么猛烈的暴雨,打落在荷叶身上,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旦“玉盘”稍稍倾斜,便不见了雨水的影子。用手摸一下荷叶,除低凹的中心,叶子竟然是干燥的,仿佛倾盆大雨根本就没有降落在它的身上。即使没有下雨,荷叶表面也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荷叶上滴几滴黏度很强的胶水,胶水也不能粘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且不留痕迹。能够拥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只因为荷叶能够“自洁”!
②按说,荷叶是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沾染上污渍的,为什么荷叶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滑得让灰尘“站不住脚跟吗”?恰恰相反,荷叶能够自洁,是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可能会颠覆我们对于洁净的日常认识。
③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荷叶的表面上布满了许多微小的蜡质“乳突”,每个乳突的直径是8-10微米,高低略有不同,乳突间距约10-12微米。而每个乳突是由许许多多直径约为200纳米的细小突起组成的。
④前面对于蜡质乳突的说法似乎有点枯燥,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荷叶的表面上犹如一个挨一个隆起的“小山包”,在每个“小山包”上,又布满了绒毛状的小小“碉堡”。虽说是“山包”和“碉堡”,但这种结构,我们用肉眼甚至借助普通显微镜,是根本看不到的。
⑤由于“小山包”之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的地方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厚的空气层。当外形尺寸相对较大的雨滴(直径通常为几毫米,1毫米=1000微米)降落在叶面上后,不仅与叶面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而且只能同叶面上“碉堡”处的凸顶形成点接触,——此情此景,是不是有点儿类似于水珠站在了密密麻麻的针尖上?
⑥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共同组建了荷叶表面的疏水层。在“碉堡”顶上“悬空而立”的雨点,由于自身表面的张力作用,形成了球状水珠,水球在滚动的过程中顺道儿吸附灰尘。因此,只要稍稍倾斜,水珠就会附带尘埃滚落。这,就是著名的“荷叶效应”——因为粗糙,所以干净——是不是颇具颠覆性?
⑦自洁,不仅令荷叶美观,而且有利于防止大气中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对荷花而言,这种结构还提高了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
⑧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或玻璃上,不但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把这种材料运用于织物,能让织物不沾液体(包括水、油、菜汁、果汁、墨水、酱油等),从而减轻洗衣负担,而且不会改变织物的纤维强度、透气性、皮肤亲和性等原有性能。
【小题1】【小题2】第①段写雨打荷叶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荷叶“出淤泥而不染”有什么作用?
【小题3】【小题4】第③④两段均在说明“蜡质乳突”,但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段加以分析。
【小题5】【小题6】为了说明“荷叶的自洁效应”,作者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7.
阅读游宇明的《生命的入口与出口》,完成小题。
①生命种种,有的像泉水一样清澈见底,蓝天白云、清风明月一律收纳其中,想一下都觉得快乐;有的像工业污水,颜色黑浊,臭气四溢,望一眼都会作呕。要保证我们的生命纯净、高洁,首先要把入口守住,只让有价值的东西闯进来。
②一个人富有天下情怀,坚守良知和正义,不占公家的便宜,不侵犯他人的利益,深怀对他人的悲悯,生命的质地就有起码的保证,也就可以在社会上立稳脚跟。曾国藩当年在京城的时候,说话做事都凭着一种理想与热情,看不惯世俗的东西,招来满朝的反对声。然而,曾国藩这人品质非常好,既不贪腐,也不好色,别人不喜欢归不喜欢,就是奈何不了他,顶多在背后叽咕几句。他后来平定太平天国、成为两江总督,其操守起了极大的作用。【A】
③除了操守,人还得有点上进心。我不轻易使用才华一词,在我看来,才华就是在某方面具有出类拔萃的能力,这不是每个人可以达到的,人人可以做到的是拥有进取心,每天进步一点点。比如你是个环卫工,扫一条千米长的街,过去要花三个小时,后来改进了方法,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现在只需两个小时,大概不会有人说你很有才华,但可以说你有上进心。一个老师年年教某门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他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什么惊人的突破,你也不能说他有才华,只能说他很有上进心。人有上进心,工作越做越好,活着也就有了精气神,别人便乐于跟你打交道。
④生命保持纯净,光是守住入口还不够,还得疏通出口。大自然的湖最怕污泥浊水,生命之湖则最忌讳不良的心态、低劣的品质。有的人活在世界上似乎只是为了叹气,昨天买菜贵了一点要郁闷半天,今天朋友无意中说了一句他不爱听的话要怒发冲冠,一句话,在这些人心中,顺利是老天必须要给的,挫折则是对他一个人不公。有了这种心态,人就会坠入情绪的苦海,久久不能脱身。其实,挫折、失败有大小之分,小的固然不足挂齿,大的也往往有转败为胜的机会,关键是不要自己打倒自己。一个人如果老是怨天尤人,朋友跟你在一起就会觉得烦,你的生命也会丧失应有的品位。
⑤生命最大的敌人是自私自利。人活在世上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后盾,这个不需要论证。但我们追求利益不仅要符合法律,还要体现对他人的情义、对社会的责任。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中国最大的贪官贪得的钱也不如他一个零头,为什么前者口碑好,后者却成了过街老鼠?原因就在于,两者所获的利益在法律、道德意义上是不一样的,前者是通过自己的合法手段致富,而且还捐赠惠及他人;后者是以权谋私,贪得无厌,非法侵吞财富为一人所有。人有了自私自利的心肠,灵魂就会失去自净功能,生命只有在“流动”中才会变得美好。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6年第13期)
【小题1】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小题2】下列事实论据可放在文中【A】处,刘星同学不能理解,请你向他解释一下。
胡适的学问不是民国时代最好的,但他是民国公认的学术领袖,何也?他的德行很好。他肯帮人,别人没钱花,只要跟他说一声,他千方百计给你解决困难;别人的学术著作要出版,他四处推荐;朋友有了难,哪怕曾经意见不合,他也为你上下奔波。
【小题3】第四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删掉吗?为什么?
①生命种种,有的像泉水一样清澈见底,蓝天白云、清风明月一律收纳其中,想一下都觉得快乐;有的像工业污水,颜色黑浊,臭气四溢,望一眼都会作呕。要保证我们的生命纯净、高洁,首先要把入口守住,只让有价值的东西闯进来。
②一个人富有天下情怀,坚守良知和正义,不占公家的便宜,不侵犯他人的利益,深怀对他人的悲悯,生命的质地就有起码的保证,也就可以在社会上立稳脚跟。曾国藩当年在京城的时候,说话做事都凭着一种理想与热情,看不惯世俗的东西,招来满朝的反对声。然而,曾国藩这人品质非常好,既不贪腐,也不好色,别人不喜欢归不喜欢,就是奈何不了他,顶多在背后叽咕几句。他后来平定太平天国、成为两江总督,其操守起了极大的作用。【A】
③除了操守,人还得有点上进心。我不轻易使用才华一词,在我看来,才华就是在某方面具有出类拔萃的能力,这不是每个人可以达到的,人人可以做到的是拥有进取心,每天进步一点点。比如你是个环卫工,扫一条千米长的街,过去要花三个小时,后来改进了方法,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现在只需两个小时,大概不会有人说你很有才华,但可以说你有上进心。一个老师年年教某门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他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什么惊人的突破,你也不能说他有才华,只能说他很有上进心。人有上进心,工作越做越好,活着也就有了精气神,别人便乐于跟你打交道。
④生命保持纯净,光是守住入口还不够,还得疏通出口。大自然的湖最怕污泥浊水,生命之湖则最忌讳不良的心态、低劣的品质。有的人活在世界上似乎只是为了叹气,昨天买菜贵了一点要郁闷半天,今天朋友无意中说了一句他不爱听的话要怒发冲冠,一句话,在这些人心中,顺利是老天必须要给的,挫折则是对他一个人不公。有了这种心态,人就会坠入情绪的苦海,久久不能脱身。其实,挫折、失败有大小之分,小的固然不足挂齿,大的也往往有转败为胜的机会,关键是不要自己打倒自己。一个人如果老是怨天尤人,朋友跟你在一起就会觉得烦,你的生命也会丧失应有的品位。
⑤生命最大的敌人是自私自利。人活在世上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后盾,这个不需要论证。但我们追求利益不仅要符合法律,还要体现对他人的情义、对社会的责任。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中国最大的贪官贪得的钱也不如他一个零头,为什么前者口碑好,后者却成了过街老鼠?原因就在于,两者所获的利益在法律、道德意义上是不一样的,前者是通过自己的合法手段致富,而且还捐赠惠及他人;后者是以权谋私,贪得无厌,非法侵吞财富为一人所有。人有了自私自利的心肠,灵魂就会失去自净功能,生命只有在“流动”中才会变得美好。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6年第13期)
【小题1】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小题2】下列事实论据可放在文中【A】处,刘星同学不能理解,请你向他解释一下。
胡适的学问不是民国时代最好的,但他是民国公认的学术领袖,何也?他的德行很好。他肯帮人,别人没钱花,只要跟他说一声,他千方百计给你解决困难;别人的学术著作要出版,他四处推荐;朋友有了难,哪怕曾经意见不合,他也为你上下奔波。
【小题3】第四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删掉吗?为什么?
6.名著阅读- (共1题)
8.
(题文)名著阅读。
(1)“吴学究双用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是时杰出小说家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请你说说“双用连环计”的具体所指。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达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 ( )
E.《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依次经历了坟场历险、海盗生活、鬼屋历险、洞中历险等惊险新奇的事情。
(1)“吴学究双用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是时杰出小说家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请你说说“双用连环计”的具体所指。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达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 ( )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 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
B.《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大力宣扬了封建孝道。 |
C.《格列佛游记》中,在最后一次航海中,格列佛以船长的身份出行。他的手下阴谋造反,把他长时间囚禁在舱内,然后把他送到了智马国。 |
D.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回到花果山。玉帝派托塔天王与哪吒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