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区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6239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由果到因、从现象说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B.《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文的作者伽利略无法知道蝉发音的部位,这说明每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大自然的奥秘是无限的。
C.《叫三声夸克》以盒子里面有盒子为比喻,来说明物质结构的特点。
D.《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说明自然选择时,先说风媒花,后说虫媒花。用“蜂争粉蕊蝶分香”说明了昆虫给花传粉授精的特殊功能。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行拂 其所为 无丝竹之 耳(《陋室铭》)
B.必先苦 心志 真不知马也(《马说》)
C.舜 于畎亩之中     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
D.人恒 ,然后能改   以其境 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明确作者观点,但,“死于安乐”似乎未加论述,你能举历史人物的例子来论证么?
(4)孟子认为“忧患”使人生存发展,韩愈《马说》以千里马喻人才,但是身处逆境的“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结果是“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或“骈死于槽枥之间”。两者的观点有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马说
韩 愈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用文中语句填空。
①写千里马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愤懑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伯乐”比喻________________,“食马者”比喻________________,“千里马”比喻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面多义词的不同含义。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
②祗辱于奴隶人手( ) 吾欲南海( )
(4)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找出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 着一串,一朵 着一朵,彼此 着,好不活泼热闹!
……
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⑤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⑦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树的________景象和人的________心情,其中“流着”与词语“________”相照应。
(2)第③段中划横线词“挨”“接”“推”“挤”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
(3)体会下列句子的含意。
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4)第①段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写“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写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5.
本文还特别写到十年动乱中藤萝的情形,这有何用意?

4.名著阅读(共4题)

6.
名著阅读
(1)夜里家中失火了,她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
这段文字中的“她”指的是( )。
(2)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嘴厚且向前突出,还长着一对招风耳。他曾说:“我哭过,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 )。  
(3)他骑着它,在田间的大路上飞驰,见前面有其他孩子,就将车铃按得丁零零一路响。孩子们回头一看,就闪到一边。胆小怕轧的,就赶紧跳到地里。他骑着车,呼啦一声过去了,那几个孩子就会嗷嗷叫着,一路在后面追赶。
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 ( ) 。
(4)《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 ) (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后听了都非常满意。  
(5)当简.爱满怀激情与希望回到她阔别一年的桑菲尔德府时,她万万没有想到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一堆早已坍塌的废墟。她四处打听罗切斯特先生的下落,并最终在( )找到了他。
A.洛伍德义塾 B.盖茨黑德府 C.芬丁庄园  D.沼地居
(6)下列是《西游记》的部分故事情节,发生在三打白骨精之前的一项是(  )
A.黄风岭唐僧有难 B.观音慈善缚红孩
C.悟空计盗紫金铃 D. 盘丝洞七情迷本
7.
文学常识填空
(1)《马说》的作者唐代是  
(2)《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3)《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的  
8.
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
(1)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
(2)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
(6)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鲜花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景色所陶醉,雪花也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了明媚春光,好似“________  ,_________ 。”
(8)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请写出古诗词中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联佳句:   ,  
9.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韩愈《马说》)
②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池鹤》)
③故园渺何处?__________。(韦应物《闻雁》)
④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__________,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⑥斯是陋室,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⑦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⑧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⑨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⑩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_________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

5.作文(共1题)

10.
学习了课文《敬业与乐业》,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4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