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北省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6237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6/13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B.改革开放以来,襄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来到襄阳,首屈一指的国家4A级风景区古隆中非去不可!
2.

地域文化具有封闭性特征,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它又具有向外的传播性,客家文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它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3.

油画传入我国已近百年,其画法已经融入到国画中。在近代,中国的画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人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

4.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   )

5.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   )

6.

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被动接受自然,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初步开发,对自然伤害很小,自然基本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改造自然,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许多方面难以修复。这表明(   )

①自然界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然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③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7.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省级纪念活动至少15个,各地纪念形式多样,包括座谈会、名人撰文、相关题材电视剧、图片展、画展、文艺演出等。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是因为它能(   )

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8.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省级纪念活动至少15个,各地纪念形式多样,包括座谈会、名人撰文、相关题材电视剧、图片展、画展、文艺演出等。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是因为它能(   )

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9.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省级纪念活动至少15个,各地纪念形式多样,包括座谈会、名人撰文、相关题材电视剧、图片展、画展、文艺演出等。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是因为它能(   )

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2.诗歌鉴赏(共1题)

10.
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________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小题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出其里”一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11.
阅读议论文《要有点人情味》,回答小题。
要有点人情味
①“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如是说。这是70年前的箴言,流传至今而不被磨灭,定有可取之处。新的时代,忙碌的生活节奏,常使人情变得淡漠,而淡漠之后,人们却不禁想起那份最古朴的感情:人情!于是人们不禁呼唤着“人情味”的归来。
  ②科技革命一次一次地把人类推向文明。不可否认,现代而进步的机器电子文明使我们的生活愈加地舒适与便捷。有了电脑,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已不是神话。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和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有了E-mail,有了特快专递,有了可视电话。世上已不复飞鸿与尺素的浪漫和温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步步扩大,扩大到已不是“一米线”礼貌的范畴。诚然,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距离产生美感”。但,太过遥远一切都不在视线内,一片空茫,何来美感?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新式公寓的封闭性,给芸芸众生划定的范围,看似宽大舒适,其实,却失去了许多与旁人交流的机会,天天与邻居擦肩而过,却不知彼此的姓名,乃至当遭遇灾难,如失窃、失火却因相互陌生而置若罔闻。人情淡漠至此,这些所谓的“家”不过是新一代的“鸽子笼”,不似四合院的温情,不如弄堂的亲切。
③人,生来需要友谊,需要关怀,需要慰藉,需要交流,需要宣泄。物质文明并不代表一切。德莱塞的《欲望三部曲》早就揭示了人情淡漠与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渐渐泯灭的过程。甚至19世纪的巴尔扎克,也替我们描摹出一幅金钱维系一切人际关系的画面。我无法想像,我们真的会存活于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也不想成为加缪笔下的《局外人》。一切的人都带着面具:领导严肃,下属恭敬,邻居不亲,兄弟不友,朋友无谊……难道,真的让我忘记你的脸,只因人情好似云烟?幸好,现实还存有一些温情:·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相濡以沫,而一个个文明小区的涌现,希望工程的浩大影响,以及中华骨髓库的建立……这一切,预示着“人情味”的回归。
  ④并不是只有田园阡陌、男耕女织才是人情的表现,现代的城市,虽然是由钢筋水泥堆筑成的,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人情就离我们不再遥远。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请说说你是怎样找出这一论点的?(2分)
【小题2】作者的论述思路十分明晰:首先阐述   ;进而探讨“人情味”冷漠,甚至泯灭的原因,预示着“人情味”的回归;从而得出结论: 。(2分)
【小题3】文章引用鲁迅先生与朱光潜先生的话,试分析这些引用在文中的作用。(2分)
【小题4】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5】下面有关于勒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2分)
于勒被打发到美洲后,写信给自已的兄弟菲利普说能够给他们一大笔钱还债,被菲利普夫妇当作“福星”。但后来在去哲尔赛岛上的游船上,菲利普夫妇见到沦落为穷水手的于勒后,竟赶紧躲开不见。
【小题6】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无情未必真豪杰”的理解。(2分)
12.

永不放弃

①那天一大早,我15岁的儿子鲍伯又和我争吵了起来。他要穿那件剪掉了袖子的褪了色的旧运动衫去上学,而我则坚持让他穿圣诞节他奶奶送给他的那件印着蓝色花压字的漂亮衬衫。我用手指着那些字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穿上印着自己名字的大写首字母的衬衫的。”我跟他讲道理。

②他的眼睛骨碌碌地转动着,但并不看我,而是看向了厨房的天花板。“没有人会穿印着自己名字的大写首字母的衬衫的,妈妈。没有人!”

③没过一会儿,我们就开始冲对方大呼小叫起来。他开始出言不逊,我的话也很不中听。最后,他很不情愿地将奶奶送的衬衫套在身上。当他拿起书本的时候,我伸手去拥抱他,却被他硬生生地抽身走开了。

④事实上,自从鲍伯进入青春期以后,我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管教他了。最近,我们之间起了太多的冲突和争吵,他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持怀疑的态度,我都准备甩开手不管他了。

⑤我叹了口气,出门向家门口的邮箱走去。我的邮箱曾被汽车撞坏过,箱门关不严。我把手伸进去,碰到了一叠信封,然后是一些特别的东西,像扫帚须。我朝邮箱里窥视,那天的信放在一小堆杂草和松枝的上面。谁干的恶作剧?我想。便随手将杂草拨拉出来。

⑥第二天,当我去邮箱里取信时,邮箱里又有了一小撮松枝、一些细树针、两朵干枯了的蒲公英。此后每天,我都能在邮箱里找到一些杂草。每天,我都将它们清除出去。

⑦星期六,鲍伯走进书房,我正在看报。“妈妈,我可以去看电影吗?”他问。

⑧“不行,这个电影你不能看,因为你没到18岁!”我神情坚定地回答。

⑨“难道我们连谈谈它也不行吗?”他恳求道。

⑩“没什么好谈的,”我说,“我们的谈话只会以大呼小叫告终。”

⑪“妈妈,你不可理喻,”他叫道,“你连试都不愿意试一试!”

⑫又到了取邮件的时间,我像往常一样走出家门,邮箱里又有一些令人恼火的碎草叶,我伸手进去将它们往外拨拉,突然在那些细树枝和杂草的中间碰到了一些又小又圆的东西,我一惊,手猛地缩了回来。一看,原来是青色的鸟蛋。

⑬就在那时,我听到附近一棵树上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我的目光在树枝和树叶间搜索了一阵,发现鸟妈妈正衔着一根松枝,松枝在它的喙边晃悠着。我被鸟妈妈的坚韧毅力所感动,重新将那粗糙的鸟巢推回邮箱里去。原来,它每天在我们的破邮箱里筑巢。当它飞回来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被一扫而空时,它又重新开始筑巢。

⑭“你连试都不愿意试一试!”鲍伯的话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⑮他正心不在焉地坐在自己的书桌前转动着地球仪。“嗨!”我说。他抬起头看了看我,眼睛瞪视着。在那一瞬间,我不仅看到了这个尚处于少年时期的既脆弱又敏感的小男孩,也看到了即将长成年轻人的未来的他。“想谈谈吗?”我问,“我保证会认真听你说。”

⑯我坐在那儿,听他将自己的愤怒、怨恨全部倒出来。那天,我们之间的痛苦和隔膜似乎全被消化掉了,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⑰后来,邮箱里出现了三只幼鸟,鸟妈妈每天都栖息在邮箱顶上唱歌。听着那些歌声,我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儿子多么不听话,多么难以管教,我永远不会放弃对他的教育,引导他长大成才。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我”和儿子鲍伯之间的“痛苦”与“隔膜”全被“消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联系全文,请简要说说题目“永不放弃”的含义。
【小题3】揣摩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当他拿起书本的时候,我伸手去拥抱他,却被他硬生生地抽身走开了。
【小题4】文中第⑥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题5】读完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4.名著阅读(共1题)

13.
名著导读。(2分)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这个短小的故事出自《》,请根据这本书中故事的结构特点为其补写一个结尾:   

5.作文(共1题)

14.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小题1)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洒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我们心存感恩。亲爱的同学,在生活中,你是否曾为一个微笑、一句劝勉、一声祝福而感动?你是否曾因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而感喟?……
  请细细回味你在生活中所经历过的种种感动,撷取其中最动人的一幕,以“那曾感动我的_______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小题2)日常生活或学习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的心情舒展,充满了欢乐。请以“微笑面对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③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除诗歌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