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明望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2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3

1.选择题(共1题)

1.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C.《木兰诗》是北朝民歌,是一首抒情长诗,它塑造了一个既有女儿情怀又有英雄气概的巾帼英雄形象。
D.《晚春》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他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苏洵、苏辙、曾巩等都有很高的古文造诣,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2.字词书写(共1题)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zhà 风云的政治家,如“为中华而jué起”的周恩来;有博学ruì智的科学家,如“视名利如粪土,功xūn泽人间”的邓稼先;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艺术家,如“拍案而起”的民主斗士兼学者的闻一多。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3.
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尝.射于家圃   
(2)徐以杓酌油沥之.
(3)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小题3】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
4.
唐太宗论弓矢
《资治通鉴》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才。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 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的是(   )
A.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权谓.吕蒙曰
B.况天下之.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朕以.弓矢定四方|自以.为大有所益
D.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乃.悟前狼假寐
【小题2】用“/”给划线句子断句,限段两处。)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
【小题4】结合文本内容,说说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王。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题文)现代文阅读。
邓稼先(节选)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小题1】(小题1)本段主要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
【小题2】(小题2)文章中对邓稼先的直接描写不多,“我不能走”是本节选中仅有的一处语言描写,请你仔细琢磨,邓稼先的这句话里表现出他哪些宝贵的精神品质?
【小题3】(小题3)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6.
大国手
清朝末年,围棋界出现两大泰斗,一人姓施名恩,住上海;一人姓林名海,居京城。两人被誉为“南施北林”。
当时,林海生活没有着落,在段提督府邸做门客。一日,提督召见他说,有一队日本高手,自上海入境,打败施恩,一路北上,所向披靡。据说,领队的宛田,乃日本“第一棋士”。宛田进京, 本帅想令你出阵,一试深浅。为了日本颜面,第一要输;第二要输得体面。达不到这两条,拿你全家是问。
林海思忖良久,只得应允。
数日后,宛田一行抵达京城。比赛地点设在提督府特别对局室。段提督亲自担任裁判长,施恩负责大盘讲解。比赛那天,提督府门外人涌如潮,热闹非凡。经猜先,林海执黑先行。林海的起手,
下在了棋盘正中心。棋谚说,金角银边草包肚。棋下中腹的人,多为门外汉。宛田面露讥笑,果断将棋子落在一隅。林海略加思索,旋即镇头。
相传,唐宣宗年间,善棋的日本王子入朝进贡,皇帝曾令棋待诏顾师言与之对弈。师言曾用这招“镇神头”,令王子败得心悦诚服。
宛田对“镇”视若未见,继续贪占实地。林海针锋相对,依然高压夺势。很显然,林海一旦尽收腹地,宛田则必败无疑。宛田意识到问题严重,便申请暂时封盘。
宛田回到住所,与日方高手共商良策。皆说,果然高者在腹。面对林先生,唯有一拼,方可争胜负。
宛田再下出的棋,便多了几分霸气,逼得林海频频长思。
到第三十天,林海下出一招妙手,白棋像被点了要穴,顿时动弹不得。宛田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便称病不出,反复研讨。
不觉又是月余。宛田无奈之下,携厚礼密访施恩,许诺说,若能探得虚实,定有重金厚谢。 施恩对棋局本也迷茫,正想找林海讨教,便满口应承下来。施恩见到林海,劝说,据我所知,
林兄弟与提督早有协议。现在体面认输,实乃明智之举。
林海默然不决,说,你我兄弟,嗜棋如命,当知围棋起源中国。虽为游戏,却关乎大清国格,焉能不战而屈?施恩羞红着脸,问,当前局面,如何应对?林海轻笑,说,思谋多日,偶得一招,唯鼻顶可解。
次日,宛田假作片刻思索,遂落子鼻顶。林海惊诧,微微摇头,只得另谋制敌良策。又数日激战,林海优势依然。
宛田绝望地想,林先生棋艺深不可测,即便认输,虽败犹荣。正举棋难定,适逢大雨,“咔嚓” 一声霹雳,将他指间棋子惊落。
依照规则,宛田算“投子认输”了。段提督却惊呼,妙,妙不可言,宛田仔细一瞧,竟然发现, 滑落之子正断在黑棋筋上。有此一断,两边黑棋,必死一块。宛田确认后,一跃而起,冲向门外, 站在雨里,又唱又跳。
林海对着棋盘,石佛般一动不动,直至封盘。林海回到住处,饭也不吃,进了棋室。他交代夫人,任谁,也不要打搅我。
林海棋室的油灯,亮了一夜。拂晓,林海步出棋室,唤来妻子儿女,面色凝重地说,我离家之后,你们速速离京,越远越好。没有我的书信,万不可回。又嘱托夫人,凡我子孙,再莫学棋,切记!
夫人看到,林海一夜间竟白了大片头发,不禁失声痛哭。
林海走进棋室,神定气爽坐下,轻轻夹起一粒黑子,胸有成竹地落在底线上。这手棋,名曰“小尖”,看似笨拙,却像一把利刃,直指白棋软肋。
施恩初见棋谱,颇感怪异。揣摩良久,方才发现,此棋一石三鸟,解危倒悬,妙不可言。他亢奋地断言,黑方小胜,已成定局。宛田木然坐着,喉结上下涌动,嘴唇越来越抖,一口鲜红的血, 疾射在棋盘上。段提督急步抢出,对外宣布说,棋赛至今,已满百日,永久封盘!呕心沥血的名局, 必将永垂千古!
林海听着外面的欢呼,企图站起,却四肢无力,浑身酥软,仰面跌倒……
(选自《北京精短文学》2014年第12期)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小题2】文中叙写唐宣宗年间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中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赏析。   
林海走进棋室,神定气爽坐下,轻轻夹起一粒黑子,胸有成竹地落在底线上。这手棋,名曰“小尖”,看似笨拙,却像一把利刃,直指白棋软肋。
【小题4】施恩与林海同是围棋界泰斗,他们都可称作“大国手”吗?为什么?

5.名著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例名著,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故事情节填空
①《骆驼祥子》中,祥子聚积的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_____给敲诈。________为钱,出卖了思想,出卖了曹先生
② 《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随“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艇长尼摩及两位同伴(仆人康赛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一起周游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下列选项中的情节符合小说顺序的一项是(______)
A海底狩猎 —土人围攻—人鲨大战    B章鱼袭击—人鲨大战—潜艇搁浅
C章鱼袭击 —冰窟脱险—土人围攻    D人鲨大战—潜艇搁浅—珊瑚墓地
(2)根据下面四段内容,谈谈你对虎妞这个人物的理解。
A.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
B.“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C.话都说出来,虎妞反倒痛快了:“我不要脸?别教我往外说你的事儿,你什么屎没拉过? 我这才是头一回,还都是你的错儿:男大当娶,女大当聘,你六十九了,白活!这不是当着大众,”她向四下里一指,“咱们弄清楚了顶好,心明眼亮!就着这个喜棚,你再办一通儿事得了!”
D.虎妞在夜里十二点,带着个死孩子,断了气。

6.作文(共1题)

8.
写作。
请以“慢慢地,我懂得了他(她/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