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A.躬行(gōng) 别扭(biè)妥帖(tuǒ) 诲人不倦(huǐ) |
B.商酌(zhuó) 草率(shuài)生疏(shū) 不耻下问(chǐ) |
C.恳切(kěn) 譬如(bì)累赘(zhui) 热泪盈眶(kuàng) |
D.拖沓(tà) 修润(rùn)天坛(tān) 颠沛流离(pèi) |
A.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 |
B.《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
C.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的标志。 |
D.公共场所吸烟害人害己,如今成立新规并全国实施,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当前国民身体素质。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叶圣陶,又名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家。
(3)学而不厌,____,何有于我哉?
(4)仁者见仁,____。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③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小题1】第①段,写叶圣陶先生描标点和让他人为自己修润普通话,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品质?【小题2】第②段,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交往中细枝末节的小事,能不能删掉使文章更简洁呢?
【小题3】第③段,写作者与叶圣陶先生未能相见的事,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