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④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⑤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⑥《登幽州台歌》中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一张船票的温暖
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码头处的风特别的大,我站在长长的码头上的长廊前无助地徘徊着。长江码头的对岸,就是我想回的家。
看着购票大厅上方大红色的显示屏,不停在显示着下一班船的时间和购票金额。而我,却是一脸的茫然和无助。出来时走得急,忘了带钱包,身上的钱根本不够去买一张船票。
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希望能遇上一个认识的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蚕食着我那一点点的希望,看着越发暗黑的天空,越来越少的购票者,我知道我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接下来,我唯一该做的,就是赶紧去乘上公交车,回到我住的地方。到明天一早,我再赶到码头来。可我住的地方离码头太远了,得转三辆公交车,花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即便我在想着回去,我的眼睛还是不自觉地在购票的人群中穿梭着。
先生,是不是有难处啊?一个声音叫住了我。
我看到一个戴着一顶帽子的中年男人正看着我。
我点了点头,告诉了男人没钱买船票的事。男人问我,需要多少钱?
我说了个数字,男人二话没说就把钱掏给了我。看着男人给的钱,我反而有些发愣了。我居然问他,你为什么给我钱?
男人笑了,说,难道你不需要吗?
我从包里掏出纸、笔,要记下他的地址,好还他钱。
男人制止了我,我有些急了,脸都涨得通红,说,你不信我?
男人却摇摇头说,不用还。男人想了想,又说,下次如果你碰到像你今天这样没钱买船票的人,我希望你也可以像我帮助你一样帮助他,让这张船票的温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男人边说,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如我一样曾经窘迫的他,一次遭遇过的,关于一张船票的温暖的故事。我点了点头,说,好。
之后,我还真在码头上碰到了如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那是一个穿着有些时尚的学生,我能在他焦虑的目光中看出他和我以前一样的窘迫。在他一片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在他一脸感激时告诉了他如他一样的我以前的遭遇,并希望他能把这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下去。
学生很高兴地点着头,再三答应着。
那次是我第一次帮助别人。
而至今,我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但他们是不是真的会和我和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个男人一样,去延续那一张船票的温暖,我始终有些怀疑。
直到有一天,在购票排队的人群旁,有一个如我当年一样表情的人在不停徘徊着,满脸都是焦虑。我刚想迈开步要去帮助他时。在我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居然先我一步走上了前。
我很清晰地听到年轻人问清了那人的缘由,并且很快就把那人需要的钱给了他。紧接着,我还听到年轻人和那人讲着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的故事。这很让我震惊。
我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被谁帮助过的,也许正是我帮助过的人帮助过的。
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帮助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这比什么都重要。
【小题1】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情节发展 | “我”忘带钱包 | 男人给“我”钱 | “我”帮助他人 | “我”目睹温暖传递 |
“我”的心理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小题2】文章开头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品味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希望能遇上一个认识的人。
(2)在他一片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
【小题4】本文以“一张船票的温暖”为题,有何妙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huǎng惚在那香气四yì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既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小题1】【小题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huǎng(____)惚 四yì(____) 修葺(____)
【小题3】【小题4】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小题5】【小题6】下面是“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四个义项。文中“漫步”的“漫”的意思应为( )
A.水过满,向外流 |
B.到处都是 |
C.淹没 |
D.不受约束,随便 |
3.名著阅读- (共1题)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中的主人公。祥子第二次为买车攒的钱被______(填人名)敲诈去了。
(2)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______》,讲述了全国解放前夕,重庆地区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例如: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______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解“孝”字:仔细观察右边的图片。这幅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的,请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孝”道:时代在发展,“孝”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请仿照示例把语段补充完整。
大孝爱国,孝是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庄严使命;中孝立业,孝是竭尽心力、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主持人写了一段总结语,请你帮他修改。
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通过今天的主题活动,使大家对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日行一善”就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行动让【A】善之叶枝枝繁茂,【B】善之树深深扎根,【C】善之花朵朵绽放,希望大家与善为伴,与善同行。
①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把“________”或“________”删去。
②【A】【B】【C】三个句子语序混乱,应将________,________调换位置。
(4)班委决定于5月8日下午3点在七年级(1)班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德育讲座,班长曹明打算邀请学校德育处的李老师前来做嘉宾,请你代拟一则邀请书(只写正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提示和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6.- (共1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惟吾德馨:______
(2)可爱者甚蕃:______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
(5)何陋之有: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3】(甲)(乙)两篇短文都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分别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小题4】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重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