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综合与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223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5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sháo) 修(qì)  驿路(yì)
B.如(pìn)  宿(lù)  约(qì)
C.拖(tà)   损(shé) 包(lǎn)
D.子(jùn)  泥(yū)  玩(xiè)
2.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寨 陡俏 案椟 颠沛流离
B.简陋 循环 撵走 悔人不倦
C.迷茫 监督 竹蔑 如释重负
D.排解 恳切 累赘 任重道远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助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川对班主任说:“这一次我考不好,主要原因是思想上有自满情绪,今后我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
B.这次中国女队在新加坡夺取了乒乓球团体冠军,凭是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C.有意见你就提出来,何必发那么大的火呢?伤了和气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D.请你不要客气啦!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以后说不定我还要麻烦您呢!
4.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单位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到处显出蓬勃的生机。
B.我们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D.同学会上,大家一见面就海阔天空地聊个没完。

2.句子默写(共1题)

5.
古诗文默写。
(1)山不在高,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
(2)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3)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______)
(2)濯清涟而不(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______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______为莲的总陪衬,以______和______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的品质。
【小题4】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a)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b)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c)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选文有改动)
【小题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
【小题3】依次写出文中画横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小题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蔺相如见本国君王受辱,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
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
(1)试就某村(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计划(提纲)。
(2)就当前孤寡老人的社会的救助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6.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动情地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的欣慰,甚至是特别的感动……”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