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218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4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在讲解员细心的提示下,参观者才恍然大悟,并纷纷感叹现代科技的唯美与奇妙。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C.更为蹊跷的是,整条街道上鸦雀无声,寂静异常。
D.以荷花装饰微山县体育馆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2.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小林的篮球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B.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基础。
D.通过采取机动车“限行分流”等措施,使城区一、三桥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2.字词书写(共1题)

3.
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绽(______)开   tì(_____)傥 分 qí (______) 徘徊(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4.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小题1】诗中的第二句中的“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小题2】试从修辞的角度对诗的三四两句作点赏析。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5.
加点字解释。
(1)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   
(2)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
(3)去后乃至   (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
6.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小题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
①恐已矣(_____) ②盲臣敢戏其君乎(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复投之D.学而时习之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您说是不,大哥?”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城里人也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他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他,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读者》,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小题2】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一谈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小题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画线句子中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1)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2)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小题4】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小题5】“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6.作文(共1题)

8.
走进自然,我们领略景色之美;亲近大师,我们感受哲理之美;享受亲情,我们体验生 活之美;展现才华,我们成就青春之美……生活并不缺少美。美,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 “       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