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小楷(kǎi) 彷徨(fáng) 污秽(huì) 深恶痛绝(wù) |
B.哽住(gěn)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 |
C.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 |
D.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惩罚(chéng) 锲而不舍(qì)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足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她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呼兰河传》。 |
D.《孙权劝学》选白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往事耳(了解) |
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
D.遂七年不返(才)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儒者之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小题1】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小题2】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小题3】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小题4】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4.情景默写- (共1题)
(l)杨振宁教授在《邓稼先》一文中高度赞颂邓稼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____________________。
(3)蒙曰:“士别三日,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抒发诗人宁静淡泊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莫振离,201 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30年来,莫振高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丰年58岁。
(1)(点击师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赞师魂)莫振高校对都安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来评价他,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念师恩)为表达对母校老帅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台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 送给老师。
①大家都在“师恩情深”栏日中写--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抄报已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设计另外两个。(不能直接用材料和题目中的四字词语作答)
栏日一:师恩情深 栏目二:恩师风采
栏日二:__________。栏目四: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