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6196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0

1.字词书写(共1题)

1.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______)的优秀诗人。
(2)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谁也抹杀(______)不了的。
(3)耐心忍受只有自己感到的痛苦,远比草率(_____)行动,产生恶果要好。
(4)半程中国航天史,diàn jī(_____)长征火箭路。
(5)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dié qǐ(_____),形势十分紧张。

2.句子默写(共1题)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思乡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恐已暮矣 恐:____________
(2)何不炳烛乎?   何:____________
(3)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而:____________
(4)平公曰:“善哉!” 善:____________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臣 闻 之 少 而 好 学 如 日 出 之 阳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什么?
【小题5】你从晋平公和师旷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高荣伟

87岁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黄旭华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人,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据黄老回忆:“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1945年,黄旭华考取了交大的造船系。

投入核潜艇研究,则是20世纪50年代了。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研制核潜艇,很快获批。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那时,对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后来,他们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上。

此后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八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则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他一面。

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开始的。当时,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为确定可行性,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黄旭华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 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

经过黄旭华与团队的艰苦科研,1964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1970年试航,1974年交付海军,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中国成为继美、苏(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这是举世公认的危险试验,有的参试人员向亲人嘱托了后事。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后,核潜艇开始下潜。100米、200米、250米、300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咔咔”的声响。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平安上来后,他诗兴大发,现场作诗曰:“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当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黄老家中,一向默默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妻子放声大哭……

【小题1】阅读文章,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黄旭华的人生经历。
立志上天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巨大科研成果
【小题2】在进行核潜艇研究的过程中,黄旭华遇到了哪些困难?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2)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小题4】文中画线句子中,为什么要详细交代具体的年份?
【小题5】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邓稼先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5.名著阅读(共1题)

5.
名著中的人物往往经历坎坷,饱经磨难,其中“被抓”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请简要概括祥子“被抓”的经过。

6.语言表达(共1题)

6.
下面是某学校对“十大杰出人物排行榜”的一个调查统计表,请结合相关数据,写出两条信息。
十大杰出人物排行榜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7.
欣赏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1)下列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隶书“夏至”二字,横长直短,敦厚大气。
B.楷书“大暑”二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匀称端庄。
C.篆书“霜降”二字,线条婉转流畅,古朴大方。
D.草书“清明”二字,笔画繁复,飘逸潇洒。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这四幅书法作品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文(共1题)

8.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时,有人鼓励、支持、理解、帮助,会让我们顺利地渡过难关,甚或到达成功的彼岸。学会感恩,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拥有一切。
请以“谢谢你对我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500字(诗歌除外);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