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
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
D.母亲生长在戏剧之家,越剧对她一点都不陌生。 |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
2.字词书写- (共1题)
zá(________)碎 shì(________)弄 bào(________)怒 tān huàn(_________)
chuí(_______)打 沉jì(______) 淡yǎ(_______) 翻来fù(_________)去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小题1】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文中“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小题2】简要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1)“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说说你对“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4】如果将这篇课文的标题改为“怀念”好吗?为什么?
【小题5】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中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田野上的白发
(1)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2)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3)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4)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5)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6)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7)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8)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9)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10)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小题1】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两件让“我”心痛的事,请简要概括【小题2】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按要求赏析。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网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修辞角度)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人物描写角度)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
【小题4】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4.语言表达- (共1题)
【小题1】根据括号内的提示,体会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忍受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你准备在这一主题下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出两项。
示例:主题班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给母亲制作一张母亲节贺卡,并写上祝福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7.其他-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